名家論壇》許毓仁/輝達重寫美中科技戰規則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近日在中國出席鏈博會開幕式,換下招牌皮衣,罕見穿著唐裝現身。(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當華府與北京逐步走向長期科技冷戰時,有一位人物正以技術而非外交,悄然重塑這場博弈的規則——Nvidia(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近期,川普政府批准 Nvidia 向中國銷售經降規處理的 H20 AI 晶片,這看似一場單純的商業決策,實則是一場高風險、極具戰略意涵的行動。黃仁勳並非僅僅追求市場份額,他正試圖在美國商業優勢、全球供應鏈穩定與地緣政治之間,重置(reset)美中科技競爭的平衡點。
這項策略能否奏效——或最終反噬——可能成為全球科技秩序與地緣政治的轉折關鍵。
在「科技圍堵」陰影下的靈活戰略
H20 晶片不是一個普通產品。它是 Nvidia 專為符合美國出口管制而打造的「降規版」AI 晶片,其算力雖低於禁運門檻,但仍可支撐中國的雲端運算與大型語言模型訓練需求。
對中國而言,這是一條技術生命線;對美國而言,這是一項可控的技術釋放;而對黃仁勳而言,這是一次戰略性操作:保持中國對 Nvidia 晶片的依賴,避免中國完全傾全力發展自主替代方案。穩固 Nvidia 的全球雙邊市場主導地位,並在形式上仍符合華府的出口管制。
簡言之,黃仁勳傳遞的訊號是:讓中國依賴 Nvidia 的技術,比迫使中國全面自立更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
川普為何選擇放行?
這場棋局中,黃仁勳似乎找到了共鳴者:川普及其決策圈。川普雖將中國視為主要競爭對手,但他的決策風格往往以「交易導向」而非「全面封鎖」為核心。
允許 Nvidia 向中國出售 H20 晶片的邏輯非常符合川普式戰略:
1. 美國企業賺錢,保持全球技術領先。
2. 讓中國長期依附於美國晶片生態系統,削弱其自主發展能力。
3. 限制華為與寒武紀等國產替代方案壯大。
與拜登政府的「民主對威權」框架相比,川普更強調「以市場壓制對手」:不必徹底封鎖中國,只要確保其技術核心永遠受制於美國。
這是槓桿,還是賣掉槓桿?
這種策略看似高明,但同樣潛藏巨大風險。通過 H20 晶片的有限供應,中國或許獲得一段寶貴的「學習窗口期」。華為、寒武紀、阿里等企業正加速自主 AI 晶片開發,而 Nvidia 的降規晶片可能成為它們最佳的研究樣本。
從華府國安視角來看,這種「邊緣合規」的做法可能引發激烈反彈。一旦中國利用這些晶片訓練出具軍事價值的 AI 模型,Nvidia 將被視為「幫助敵手強化算力」的典型案例,甚至可能推動更嚴苛的出口管制與制裁。
台灣:晶片戰略的最大變數
在這場全球博弈中,台灣是無法忽視的核心變數。Nvidia 晶片主要由台積電(TSMC)代工生產,一旦台海衝突爆發,不僅 Nvidia 的中國戰略將瞬間瓦解,整個全球 AI 生態鏈也會被徹底擾亂:晶圓製造停擺,全球算力供應崩塌。出口管道斷裂,美國與中國雙方市場同時受創。AI 創新週期被迫重設,整個產業陷入不確定性。
試探性的對話起點
黃仁勳或許寄望於經濟依存能降低戰爭風險,但歷史告訴我們,當地緣政治走向非理性時,市場邏輯往往不再有效。
黃仁勳的策略不一定是終極解方,但它至少提供了一個新的戰略視角:是否能在「有限依存」與「安全防範」之間找到平衡,而不是一味追求脫鉤與封鎖?在零和對抗的主旋律中,是否仍存在一條兼顧技術創新與風險可控的中間路徑?
H20 晶片不僅是一項產品,它更像是一個「試探性的對話起點」——迫使我們反思,美中科技戰是否只能以全面對抗收場,還是能在某種程度上共存與節制之間尋找新的平衡。
●作者:許毓仁/哈佛甘迺迪學院公共行政碩士、前台灣不分區立法委員、現任華府哈德遜研究所研究員。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相關新聞
名家論壇》許毓仁/歐盟的印太挑戰:為何台灣安全也是歐洲安全
名家論壇》許毓仁/建立印太能源安全通道
名家論壇》許毓仁/從范斯在印美論壇談話 看台灣戰略地位調整
最新政治新聞
-
-
宮廟儲彈政策再掀疑慮? 張斯綱要求政府正面回應:保障居民安全
(24 分鐘前) -
盧秀燕陪江啟臣掃街籲守民主 罷團機車拜票深入地方
(28 分鐘前) -
被問千百惠如何恢復國籍 梁文傑尷尬回這句
(34 分鐘前) -
新北議會拋普發4.6萬 網喊盧秀燕發錢
(38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