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公投顯示台灣自私人性?他點3矛盾心理

核三延役公投今(23)日開票未通過。(圖/NOWNEWS記者攝影)
[NOWnews今日新聞] 核三延役公投今(23)日舉行,同意約434萬票,不同意約151萬票,因同意票未達25%門檻而宣告不通過。對此,政論粉專《百柯全書》怒批,這場公投讓他看見台灣人的自私,以及核能發電和核廢料的矛盾,大家都希望享受核能的好處,卻不願意面對核能的副作用,顯示核電的真正難題不是技術,而是人性。
《百柯全書》今晚發文指出,近年來,台灣社會圍繞核電的爭論不斷,有人認為核電乾淨、便宜,可以降低空汙與碳排放;也有人強調核安風險,認為一旦發生事故後果不堪設想。然而,比起單純地支持或反對核電,真正的關鍵問題其實是:核廢料怎麼辦?
該粉專提到,在多次公投與地方意見徵詢中,台灣民眾展現出一種強烈矛盾。一方面,許多人支持核能發電,理由是電價便宜、供電穩定;另一方面,卻沒有任何一個縣市願意承擔核廢料最終處置場的設置。大家都希望享受核能的好處,卻不願意面對核能的副作用。這不就是最典型的「別人家的後院可以,但不要放在我家」的鄰避心態嗎?
該粉專說,核能的核心矛盾不是發電,而是廢料。核電的技術並非無法掌握,世界各國都有經驗。但核廢料的問題卻是人類至今都沒有完美解法的難題。高階核廢料需要數千年甚至萬年才能衰退至安全水平。即使放在地底深埋,也要面對地震、地下水滲透等長期風險。台灣地狹人稠、斷層密布,更難找到安全、長久的儲放地點。
該粉專表示,這意味著,支持核電的人不只是支持「發電過程乾淨」,而是必須同時接受「核廢料可能伴隨我們好幾千年」。如果這個問題無法解決,那麼核電的便宜與乾淨,都只是短暫的幻象。而今天公投的結果充分顯示出台灣人矛盾的心理:
該粉專也狠批,上述矛盾不是能源政策上的討論,而是價值觀上的自私。若社會無法誠實面對核廢料問題,那麼討論是否延役或重啟核電,其實都是空談。核電不是不能討論,但任何討論都必須把「核廢料最終處置」放在第一順位。如果人民沒有勇氣面對,也沒有共識承擔,只是一味追求便宜電價與能源穩定,那麼這其實不是在做能源規劃,而是把燙手山芋丟給下一代。
相關新聞:
核三延役/公投讓罷免失焦、沒正當性?他揭:對黃國昌絕對不樂觀
核三延役/開票3:1超懸殊?她揭:將成藍白未來「政治提款機」
核三延役/黃國昌「大獲全勝」?苗博雅揭他厲害之處:每天一直贏
核三延役/公投撒幣11億!台大名醫8字怒轟黃國昌:成就罵名
核三延役/投不同意但樂見「更好的核能」!呱吉揭1真正問題點
核三延役/公投氣氛冷清?投票率約29%成2008年後最低
核三延役/434萬公投同意票大幅領先!綠營「3鐵票倉」結果驚人
核三延役/差66萬票過關!趙少康轟綠:「給台階下 別自取其辱」
相關新聞
823大罷免/變一言堂?前國策顧問狠批綠「盲目趨向死亡」
823大罷免/31:0完封!白沙屯媽祖這句籤詩竟早有預言?
黃國昌推公投秀過頭?1趨勢看出他「強拉聲量、沒人想鳥」
最新政治新聞
-
陳佩琪:柯文哲8日交保後 希望立刻回新竹看媽媽
(45 分鐘前) -
賴總統桃園黨公職座談 地方盼市長參選人儘快出現
(3 小時前) -
日相石破茂宣布辭職 為自民黨敗選負責
(3 小時前) -
「接阿伯回家」 彰化支持者北上聲援柯文哲
(3 小時前) -
總統:林智勝為台灣棒球種下種子 會結成美麗果實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