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31° / 27° )
氣象
2025-09-09 | 今日新聞

拆公館圓環惹議!北市交通局:只考量安全性

拆公館圓環惹議!北市交通局:只考量安全性
連續7年北市肇事熱點第一,台北市長蔣萬安宣布將拆公館圓環。(圖/翻攝自蔣萬安臉書)

[NOWnews今日新聞] 公館圓環拆除計畫將在13日動工,臺北市交通局謝銘鴻局長今(9)日強調,這不是倉促的決策,而是長達20年的討論成果,基於安全至上與專業審議原則下,才決定推動正交路口改造,預估可減少高達63%的事故發生,絕非「先射箭再畫靶」。

面對外界的批評聲浪,謝銘鴻表示,過去遲遲沒有動工,是因為有水管線無法遷移的問題,如今水庫接管已經完成,拆除條件到位,也考量必須降低事故發生率,因此在安全第一的考量下才啟動工程。

圓環拆除工作是專家共識

針對公館圓環拆除爭議,謝銘鴻說,其實今年5月、7月,早已辦理2場地方說明會、議會公聽會進行交流。其中,7月17日有邀集台大、淡江、陽明交大、海洋大學與交通安全促進會等專家召開座談;8月21日也進一步比對民團建議標線調整方案與正交設計方案。

經多所大學交通學者與交通實務專家反覆討論,認為填平方案具有減少63%事故之潛力,遠勝於標線改造的約5至12%。加上國外研究也證實,在高流量與高機車比例的環境下,標線效益會大幅折減;圓環現地導引線經觀察實測也顯示,汽車越界率達52%、機車65%,因此「四岔正交填平地下道方案」是能改善安全方法。

謝銘鴻表示,拆除公館圓環,主要是為了用路人的安全著想,公館圓環的A2受傷事故及A3財損事故數量長年居全市之首,交通部之事故熱點防制亦採CBI為指標,會同時考慮事故「發生頻次」及「嚴重度」,交通安全絕無賭注本錢。

地下道如不填平 恐怕就要塞2年

公車地下道填平爭議,謝銘鴻說,圓環中央為鏤空結構,若保留地下道採加頂蓋供車行,需打基椿承重,深度恐影響捷運新店線頂板安全,且工期長達2年,期間須封閉1至2車道,勢必引爆長久的交通黑暗期;反之,填平僅需約2個月,不僅衝擊較小,還能增加1車道,可較快較有效紓解交通。

至於有人憂心正交路口不利行人,謝銘鴻表示,改造後行人穿越距離縮短23%,同時新增庇護島、擴大人行空間並退縮行穿線,全面提升安全與便利性,行人不會更危險,只會更友善。他強調,市府推動公館圓環拆除,完全基於安全與專業,並持續溝通、不斷驗證方案,盼打造更安全的用路環境。



相關新聞


北市公館圓環將拆除!吳靜怡爆廠商與中國機器狗同家 新工處駁斥


確定拆了!最爛「公館圓環」說掰掰 北市府拍板9/13動工


最爛「公館圓環」9/13拆除 白議員轟沒等說明會直接動工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