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3°
( 35° / 31° )
氣象
2025-09-25 | 今日新聞

傅崐萁喊爆破反被李鴻源打臉!挨轟譁眾取寵

傅崐萁喊爆破反被李鴻源打臉!挨轟譁眾取寵
內政部長李鴻源協助監測馬太鞍堰塞湖。(圖/資料照片)

[NOWnews今日新聞] 花蓮馬太鞍堰塞湖溢流釀17死慘劇,國民黨立委傅崐萁槓上行政院,直轟要中央負責,更喊出要爆破解決堰塞湖水體,反遭前內政部長、水利工程專家李鴻源打臉。對此,退休醫師兼專欄作家楊斯棓認為,真正該被爆破的,是傅崐萁這座「政治堰塞湖」,而其政治語言,將一個極端複雜的工程地質問題,簡化為一個敢不敢、要不要的政治決斷。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挾帶大量土石的泥水漫淹下游光復鄉,而針對傅崐萁頻喊要用爆破解決,李鴻源指出,馬太鞍堰塞湖滿水位時水量高達9100萬立方公尺,相當於一座南化水庫,這種量體根本不可能用爆破方式,也不能用工程手段引流,只能模擬潰堤後果、預先疏散民眾。

楊斯棓昨(24)日則發文怒批,一場天災沖刷出光復鄉的斷壁殘垣,也沖刷出台灣政治的淺薄與醜陋。在馬太鞍溪的泥漿尚未退去,在罹難者的身軀尚待辨認之際,傅崐萁迫不及待地為這場悲劇找到了他自以為是的解方與戰犯。

楊斯棓指出,爆破2字多麼簡單、多麼有力,多麼符合大眾對魄力與行動的想像。這正是傅崐萁式的政治語言:將一個極端複雜的工程地質問題,簡化為一個敢不敢、要不要的政治決斷。然而,這種訴諸直覺、罔顧專業的咆哮,不是解方,而是比堰塞湖本身更危險的政治土石流。

楊斯棓認為,李鴻源一段話揭示了一個被傅崐萁的政治噪音所掩蓋的事實:在看不見的地方,專業團隊與負責任的官員,正在進行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科學防災,而非上演一齣譁眾取寵的政治秀。他們的工作不是尋求一聲巨響的喝采,而是默默地、一戶一戶地,將人民帶離險境。傅崐萁口中的「爆破」,豈有科學評估?

楊斯棓直指,悲劇的發生,問題癥結不在於「為何不爆破?」,而在於從中央的預警到地方的執行,再到民眾的響應之間,那道充滿人性、社會與政治因素的巨大鴻溝。傅崐萁顯然對此毫無興趣。他迴避了地方政府在強制疏散上是否徹底、災難溝通是否有效的真正難題,反而用一個虛假的「爆破」議題,試圖將所有責任推給中央,將自己塑造為敢言的悲劇英雄。這是一種政治上的卸責與投機,一種對災難的殘酷消費。

楊斯棓也說,真正阻礙台灣防災體系進步的,從來不是工程技術的不足,而是這種將專業問題政治化、將科學判斷民粹化的政治人物。他們用廉價的口號,侵蝕著社會對專業的信任;用攻訐的語言,撕裂著救災應有的科學考量。馬太鞍溪的堰塞湖,是一個巨大的自然悲劇;而傅崐萁的政治操作,則是在這場悲劇之上,堆積起另一座阻礙理性與專業的人造堰塞壩。



相關新聞


王定宇「殺傷力」什麼意思?律師揭真相:快戳破傅崐萁夫婦謊言


花蓮慘!王定宇討「殺傷力消息」反擊傅崐萁 挨批:還在政治鬥爭


花蓮馬太鞍災情慘重!欲賑災看這裡:總統府宣布捐款專戶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