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1°
( 21° / 21° )
氣象
2025-10-11 | 今日新聞

評國慶演說!她:賴沒病識感、韓太草根

評國慶演說!她:賴沒病識感、韓太草根
總統賴清德與立法院長韓國瑜在國慶致詞,都引發敵對陣營的批評。(圖/台中市政府提供,2025.10.09)

[NOWnews今日新聞] 立法院長韓國瑜在國慶致詞,抨擊政府目前面臨的問題,引發綠營不滿,認為韓國瑜失格,不過總統賴清德在國慶談話30分鐘洋洋灑灑談自己政績,也有藍營認為根本像行政院長施政報告。資深媒體人張瀞文說,賴清德沒有病識感,韓國瑜也沒有嚴肅感,把國慶當成草根集會,兩人都沒有提出對台灣未來的願景。

張瀞文說,賴清德演說接近 30分鐘,4450字篇幅龐大,堆疊數字,涵蓋經濟、國防、產業、民生各面向;韓國瑜演講約 12分鐘,約2000字篇幅不到賴清德的一半,充滿故事、歌聲與隱喻,重在情感共鳴。這一長一短,恰好折射了兩人不同的性格與從政之路:一個是「醫師式的解方」,一個是草根的「說書人的情緒」。

張瀞文說,賴清德的背景是醫師,習慣用數據和細節解釋問題。他在國慶演說中大量使用經濟數字,問題是,國慶演說不是行政院報告。當每一段都像重點,最後就「沒有重點」,全文卻散落在各種政策宣示,沒有「一句能被記住的總結句」。結果媒體只能挑出「軍費5%」、「台股新高」這些片段,卻無法形成整體印象。

張瀞文說,賴清德也不是沒有提到挑戰。他談到AI浪潮下的勞工不安;中小企業轉型壓力;以及農村老化與市場開放。但每個問題他都立即搬出「解方」:930億支持方案、上百億AI升級基金、租金補貼、青年基金、托育與長照津貼,然而,真實的社會焦慮,如低薪、房價、貧富差距,並不是幾個補貼能解決。也就是說,賴清德的問題在於「沒有病識感」,對社會真實的焦慮(低薪、房價、貧富差距),他的演說沒有觸及這些結構性的矛盾,只留下滿滿冰冷的數字,缺乏民眾情感上的共鳴,演說長,但失焦。

至於韓國瑜,張瀞文認為,他的政治形象一貫是「草根、隨興、幽默」。他這次在國慶大典上,依然維持這種風格,他現場清唱《國恩家慶》,用懷舊金曲喚起共同記憶。他用「鏟子超人」比喻花蓮救災的民間力量。他提出「隱形堰塞湖」的隱喻,指涉低薪、能源政策、社會撕裂、關稅風險等看不見的危機。

張瀞文說,韓國瑜不像賴清德「報喜」,反而選擇「報憂」,提醒台灣不能陷入自滿,必須修補社會裂痕,停止朝野惡鬥,推動國會合作。然而,韓的演說篇幅只有12分鐘,感性多於理性,提醒有餘,方案不足。對外界來說,這樣的致詞聽起來真摯,但也顯得「缺乏嚴肅感」,難以撐起國慶大典應有的格局。韓國瑜的毛病是「沒有嚴肅感」:即使指出問題,卻少了整合政策與未來願景。演說短,但淺。

張瀞文說,但其實賴清德、韓國瑜兩人都是單純的人,然而賴清德沒有病識感,不願直面問題。韓國瑜則是沒有嚴肅感,把國慶當成草根集會。兩人各有盲點,也各有侷限,一個「滿場都是數字」,一個「滿場都是情感」,卻都沒有真正留下願景。如果兩人的講稿對調,或許更能符合期待,也就是說,賴應該學會「承認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韓應該展現「合作格局,凝聚共識,規劃目標」。

不過張瀞文仍稱讚,韓國瑜收尾漂亮,對比賴清德滿場數字與補助,韓國瑜這段話雖然沒有政策細節,卻留下了「記憶點」。這正是國慶演說應有的精神性——能在最複雜的局勢中,留下最簡單的信念,一句有力的金句,勝過一千條政策清單。



相關新聞


韓國瑜國慶開噴賴清德政府 徐巧芯反問綠營一句:怎麼突然崩潰了


韓國瑜國慶致詞惹惱綠營!媒體人:先檢討賴清德團結十講「雜質」


國慶日不給面子!韓國瑜直言批賴政府 痛心光電板山與美濃大峽谷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