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7°
( 29° / 23° )
氣象
2025-11-10 | 今日新聞

名家論壇》徐佳馨/資本巨鱷游入老池塘

名家論壇》徐佳馨/資本巨鱷游入老池塘
近年來寶佳集團從地產、金融到傳統產業都有投資涉略。(圖/擷取自寶佳資產管理官網照片)

[NOWnews今日新聞] 近期的資本市場是波瀾不斷。先是市場上最靈活的資本巨鱷寶佳,再度發動突襲,這次鎖定的是老牌的中工;緊接著,三圓建設靈魂人物王光祥董事長,也傳出資金吃緊。

這兩起看似獨立的新聞,一邊是的積極進擊,另一邊是市場耳語。若我們將它們並置觀察,便不難嗅出一股強烈的氣息:台灣的地產界,正迎來一場深刻的「結構性改變」。過去我們熟悉的那個「蓋房子、接工程、論交情」的時代,正在快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以資本為刀、以金融為劍的新戰場。

在資本市場中操作新高度的不只寶佳,對他們來說,早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本業,它更像是一個以本業為「現金牛」(Cash Cow)的龐大控股集團,甚至可說是一間隱形的私募股權基金(PE)。在雄厚的本業現金流,在資本市場上尋找那些「價值被低估」或「治理不彰」的獵物。

資本市場中,成為獵物者的輪廓總是清晰,其龐大的土地資產、可期待的業績、穩定的現金流。

至於這種資本市場上的「突襲」,無論稱之為「市場派的活水」還是「禿鷹的掠奪」,其本質都是「股東積極主義」(Shareholder Activism)的展現。他們用資本告訴經營層,「公司成長in,安穩做官Out。」的時代來臨。

再看三圓的案例。市場傳出關於其資金調度的風聲,或可其來有自,這反映的是,在政策影響流動性的狀況下,當今的「超級大案」對經營者提出了史無前例的挑戰--不能只是個好建商,必須是個頂尖的「資本操盤手」。

無論是「資本進逼營運」,或者是「營運渴求資本」,共同指向了那場「結構性改變」的核心,房產業的「金融化」,比你我想像更直接。

當遊戲規則從「蓋好房子」變成「玩好資本」時,我們就必須回到一個最根本的問題上:企業經營的目的是什麼?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可能是某些人心中的答案。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台灣許多企業,尤其是家族企業,「治理」是混亂的。老闆們常常將公司視為私產,追求的不是股東權益最大化,而是「帝國的擴張」、「個人的排場」,或是「家族的傳承」。公司的資產被低效利用,現金被隨意挪用,股東的權益則被擺在最後。

寶佳的操作一部分反映了市場機制修正這種「治理失靈」的體現。

追根究柢,真正強健的企業,得體認「資本」和「人才」是驅動企業前進的雙引擎,對外,要讓股東賺錢;對內,要讓員工加薪。透過卓越的管理和策略,去創造利潤,讓股東賺錢;透過合理的薪酬制度和分紅,讓員工增加收入,用真金白銀去凝聚團隊,吸引人才,創造下一波的利潤。如是經營者,又怎麼會出現公司派輕易讓市場派巧取豪奪的道理?

未來的企業高層,懂本業、懂資本、懂人才成為經營標配,向上證明獲利能力,向下證明分享誠意,在這個高速競爭時代的硬道理,就是那麼簡單粗暴且樸實無華。

倒是那些還停留在「家天下」舊思維的經營者們,若只是個空殼,或可還能安居樂業,要是祖上多留點資產,又不思轉型,成為俎上魚肉,恐怕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作者:徐佳馨/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 opinion@nownews.com



相關新聞


名家論壇》黎榮章/鄭麗文親中路線 網路輿情怎麼看?


名家論壇》陳佩修/台灣的外交「突破」與國內的政治辯證


名家論壇》陳冲/經濟新台幣 軍事古寧頭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