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3°
( 24° / 21° )
氣象
2024-12-03 | 品觀點

司法院前的怒吼 抗議「實質廢死」大法官提名爭議升溫

師鐸獎女教師命案十週年之際,備受爭議的大法官人事案也在立院動了起來。諷刺的是,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延宕至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七位大法官候選人,有六位支持廢死。殺害師鐸獎教師的劉男,也因為大法官日前決議死刑有條件合憲,再度逃死。在台灣高達八成民意反對廢死的情況下,總統堅持這份不符合期待的提名,不啻是對民意的挑釁,也考驗立院折衝的能耐。



女教師命案凶嫌劉志明犯下極為殘忍的強盜殺人罪,遭法院五度判處死刑。然而,最高法院援引大法官憲判字第8號判決,讓他得以再度逃死。死者丈夫張介能和中華人權協會、台灣貫徹憲制協會舉行「只有愛如故 十周年追思白玫瑰」活動,高喊「被害者遺屬淚未乾,拒絕廢死大法官」。



張介能細訴太太遇害過往一度嚎啕大哭,痛心指陳一路以來在司法訴訟中遭遇的不公平對待,並質問大法官什麼叫做最嚴重之罪,因為沒有定義,就讓法官無限上綱。受害者家屬泣訴台灣司法已「實質廢死」,不再符合社會對重罪應有的懲罰的期待。



受害者家屬召喚司法正義之外,司法院法扶預算也成焦點。張介能2日出席立法院「司法院院長、副院長及大法官同意權案」公聽會,批評在台灣無期徒刑就是有期徒刑,對家屬則是「無期痛苦」。司法院的法扶基金會更從更一審開始,提供凶手3名律師,相對地,法務部被害人保護協會只派1位律師給受害者家屬,明顯有失公平。



司法院向加害者傾斜的種種跡證,嚴重斲傷社會對司法的信心。賴清德總統提名的七位大法官人選中,居然又有高達六位偏向廢死。檢視七位候選人背景,學經歷不足以服人者有之,大選期間輔佐有功者有之,引來名單皆「綠友友」之譏。猶如橫材入灶的提名,不僅違背多數民意,也加劇了外界對司法超然與公正性的質疑。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