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政危機下的抉擇 捨旁門左道回歸正軌 籲請重提大法官人選
行政院反制《憲法訴訟法》修法提出覆議,再度遭到立法院否決,賴清德總統所領導的行政院到立法院,無不絞盡腦汁設想各種手段意圖推翻修法通過的既成事實。政委與黨團爭相獻策又互相戳破各自提出之旁門左道的漏洞,反映了民進黨政府面對憲政挑戰的策略困境,也讓執政黨漠視憲政體制的面目赤裸裸展現在大家面前。與其繼續在技術性操作上糾結,賴總統應更務實地回歸憲政正軌,盡快補提大法官人選,才能兼收維護憲政秩序、重建司法公信力之效。
賴政府對《憲訴法》修法不願接受的焦慮,展現在民進黨上上下下殫精竭慮想要推翻國會多數決上;在行政院有政委異想天開,提出基於「預防性權利救濟」的釋憲,意欲在《憲訴法》修正案生效前進行干預,但遭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打臉,指出未生效之法律不能釋憲,認為應該先暫時處分再釋憲。
我國憲政體制採用事後違憲審查的模式,並不支持對未生效的法律進行預防性審查。聲請憲法法庭判決的基本條件,是該法律已經生效並影響到機關或個人的權利。在這樣的前提下,行政院的聲請理由自然顯得牽強且於法無據,強橫蠻幹將破壞憲政秩序的穩定。
柯建銘主張應優先採取「暫時處分」再「釋憲」,較合乎憲法秩序,但新法生效後再遭凍結,憲法法庭仍舊停擺,對於亟欲將大法官當作掣肘國會修法的賴政府而言,當然也不會是高層想要的解方。
民進黨一連串鑽營旁門左道的過程中,除再次暴露其行政與立法之間的不一致,由行政院提出預防性救濟,更直接坐實了府院掌控司法機關,成司法機關太上皇的非議。黨內策略不協調削弱了執政團隊的可信度,也再度突顯了民進黨在重大憲政問題上漠視制度,僅為黨派之私的可憎面目。
當前的憲政困局,根本原因在於憲法法庭因大法官結構問題而無法正常運作。解決問題的核心在於總統是否能盡快提名新任大法官,以重建憲法法庭的功能性與公信力。憲法賦予總統提名大法官的權責,而總統若能在提名過程中展現出超越黨派利益的胸襟,並尊重多數民意,將有助於化解目前的政治僵局。
自民進黨失去立法院絕對多數席次後,不思如何積極遊說協調之道,居然屢將釋憲當作反制國會的工具。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初嘗甜頭,沒想到從此成癮。但先是在大法官人事案卡關,《憲訴法》修正後不願認帳,至今思前想後尚未想出合法合憲又合情理的方法,反而可能導致憲政秩序進一步混亂。
面對當前的憲政危機,賴清德應以總統的高度和格局,推動回歸憲政正道的改革。盡速提名新任大法官,確保憲法法庭的正常運作,讓台灣憲政體制重回正軌。正如政治學者洛克所言,健康的民主體制應該在制衡與協調中運作。賴清德若能在這場憲政爭議中展現出負責任的領導風範,既能為民進黨挽回部分失落的民意,也能為台灣的民主發展樹立良好的典範。
最新政治新聞
-
-
詐欺車手羈押率33% 高雄警去年攔阻詐款逾14億元
(30 分鐘前) -
出席施明德紀念午宴 韓國瑜憶和解咖啡、柯建銘提大罷免
(35 分鐘前) -
編預算指定黑熊學院?內政部:僅是舉例必定依法招標
(41 分鐘前) -
吳宗憲研議羅東公保地解編 後續將小組審議
(42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