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
( 35° / 28° )
氣象
2025-08-18 | 品觀點

郭智輝的政治賞味期限已盡?

核三延役公投23日即將投票,原本是一個台灣能源政策思辯的機會,經濟部長郭智輝卻嗆屏東人「你把敦親睦鄰費拿掉,看他要不要支持?」他把恆春居民對核三存廢的態度,簡化為「收錢換支持」,出口狂妄、輕佻,震怒的不只是在野黨,連民進黨籍屏東縣長周春米也公開反擊。但這僅是郭上任一年多來數不清的失言其中一例。郭從商人跨界從政,不但未接地氣,反而一再暴露其傲慢底色。



YouTube針對「失言不斷的郭智輝該下台嗎?」所做的網路投票中,高達95%的網友認為「該下台」。留言更是一面倒:「看到他一臉無視的態度,早就該下台了」、「完全看不起百姓」、「綠營開始切割…必定下台」。有網友大酸,「他說要去菲律賓種綠電再輸回台灣,我們還在等他成功的那一天。」這種對經濟部長的普遍不信任,並非憑空而來,而是郭智輝從企業高層思維搬到官場所造成的政治摩擦:語言粗糙、情緒傲慢、行為脫節。



726大罷免失敗後,內閣調整聲浪甚囂塵上,被點名「表現差強人意」的閣員,經濟部長排名首位。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公開表示,改組「希望是有感調整」,要派出「最優異、有戰鬥力的接棒者」,郭智輝下台恐已是綠營共識」。媒體觀察,行政院長卓榮泰面對外界砲轟郭智輝,已不再幫忙辯護,近日被問到郭的失言,卓全程微笑點頭,被解讀為「卓已經受不了郭」。有知情人士透露:「郭智輝再任,將拖累賴清德整體形象。」



其實,郭智輝的危機並非始於「敦親睦鄰費」。過去一年多,他已累積一連串失言紀錄:用「蒙古症」奚落美國大廠、說「台電員工看不慣可以離職」、跳電時稱「不用每房裝冷氣」、核三事件又說屏東人「拿了補助就支持」。用語粗暴苛刻,完全缺乏政治敏感與人民同理。再加上「快樂宴」風波,在台美關稅談判參加高檔餐敘,被爆留三小時不走,不只形象失能,民意風向更是全面倒戈。



今天的問題已不是郭智輝是否還能翻轉,而是他還要浪費台灣多少時間。近日勘災,郭不再皮鞋、西裝,似乎努力轉型親民、加強宣傳政策,試圖「續任」,但其不適任的特質盡現,本性難移,政治不是生意,人民不該是風險標的。



郭智輝若仍堅信自己「不會下台」,恐怕仍是輕慢使然。對民意低盪的賴政府而言,郭的存在恐非資產,而是負債。但就怕失言不只是郭智輝一人的問題,而是民進黨治國風格的縮影。真正有感的改組,恐非撤換一個郭智輝,而是好好檢視反省,還有哪些郭智輝們。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