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7° )
氣象
2025-08-22 | 品觀點

支持核三延役 大咖助功仍需你我的一票

823核三延役公投前夕,國際大咖紛紛助攻,但究其原因,有錢也買不到的助力,只是時機上的巧合,使用潔淨的核能本來就是吻合國際趨勢的觀點。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旋風式返台,直言核能也是很棒的選項。最令人莞爾的是,美國總統川普不早不晚,就在台灣即將舉行公投前夕發文,「不會同意風力或摧殘農民的太陽能發電,美國愚蠢的日子過去了!」川普言論毋須照單全收,但他認為浮濫發展綠能導致電價成本高漲,破壞農民用地,不正是台灣民眾心中之痛。



台灣能源政策在民進黨緊抱非核家園的意識形態下,顯然已經與國際背道而馳,且被甩得老遠。8月23日的核三延役公投,是人民再一次表達意向的機會。能源政策不單是發電技術選擇,而是牽動產業競爭力、社會安定與國家安全的決斷。長期以來,民進黨忽略了國際趨勢與台灣現實,使得能源政策陷於僵局。如今,無論是企業界、國際重量級人物,都意外在同一時間將「核電的必要性」推上輿論焦點,為台灣社會提供了重新思考的契機。



黃仁勳為輝達業務24小時往返台積電,他說核能也是一個很棒的選項。匆忙中,他仍耐心地提醒台灣,充足且穩定的電力是AI時代的產業需求。AI工廠、晶圓廠、雲端數據中心,這些未來經濟的命脈,都是極度耗電的設施。若電力供應不穩,投資環境即受重創,台灣難以在全球競賽中站穩腳跟。缺電,等同於自斷經濟動脈。



川普20日在自家社群平台發文,痛批風力和太陽能發電為「世紀大騙局」,並稱這些再生能源計畫導致電價飆漲。他還大罵,「又蠢又醜的風力發電機正在毀了紐澤西。今年能源價格上漲了28%,電卻不夠用。快停掉風力發電機」。川普雖然言辭激烈恐流於武斷,卻揭露了不爭的問題,再生能源雖值得發展,但成本居高不下。台灣受限於土地狹小與自然條件,更是難以大規模依賴亟需土地資源的綠能。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認為,我們需要綠能,但不能排擠核能。他提醒,核安才是該被全力投入的方向。童子賢指出,燃煤發電等同於把大氣層當作垃圾場,大氣中充滿PM 2.5和廢棄物可能影響你我的肺,台灣每年有1.5萬人死於肺部相關疾病,相比之下,核能自啟用以來,並未造成大規模人命傷亡。若以公共健康為衡量標準,誰才是真正的「環保能源」?數據已經給出答案。



反對者經常搬出「核廢料無法處理」作為反核大旗,但韓國慶州早已設置核廢料最終處置場,由政府主導,法規完善,居民更因回饋機制與就業機會受益。早已經是觀光勝地的慶州,今年更將主辦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台灣若持續迴避核能發展,只會在舊有的問題原地打轉。相反地,若能以科學、透明的方式面對,核廢料並非無解,只看政府有無心力面對。



台灣需要的是多元能源組合,而不是單一神主牌。風電、光電可以有,但必須有更清楚透明的規範;核能更不應被封殺,而應被納入能源結構的核心。畢竟,沒有穩定的能源一切都是空談。新的工業革命蓄勢待發,台灣一旦失去產業成長,壓垮就業與稅收,社會不安,遑論國防與安全。



公投的一票,是對國家未來的選擇。支持延役,不等於否定綠能,而是拒絕把台灣押注在高成本、不穩定的單一路徑上。這一票,決定我們要成為能源困境的俘虜,還是成為掌握未來的主人。核三延役不是對「過去的執著」,而是「未來的起點」。23日,理性的一票,值得投下「同意」。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