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4°
( 26° / 23° )
氣象
2025-11-12 | 品觀點

民進黨初選熱鬧登場 賴清德時代的公正考驗

民進黨在高雄、台南、嘉義三縣市的黨內初選,隨著重量級人物一一表態,鑼鼓喧天熱鬧非凡。這些初選不僅關乎地方執政脈動,更被外界視為民進黨內「賴清德時代」權力結構重組的縮影。在看似依循民主機制展開的競爭背後,大家除了關注誰能出線,也將藉此一探在號稱民調決定的制度下,「上意」如何施展決心?



身兼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明確宣示,將秉持公正、公開的立場,要求所有參選人良性競爭,並強調一切依照黨規,由民調來決定提名人選。這展現了程序正義的風範,避免了過去黨主席直接「喬」出人選的爭議。然而,政治權力運作的實質往往比形式更為複雜。是否會有權力陰影下的「間接介入」呢?



在賴清德總統保持超然中立的同時,其本命區台南的初選,已然成為檢視「上意」影響力的最佳範例。即便總統本人不公開表態,但信賴之友會系統、核心親近幕僚以及周邊組織資源的傾斜,已讓他屬意的子弟兵林俊憲,擁有他人難以望其項背的正統性。這種由中央核心向地方輸出的間接介入,讓初選在起跑線上已出現實質上的不對等。



競爭者深知,要贏得民調,除了地方耕耘,更需要中央資源的背書,這使得初選不再是單純的基層實力對決,而是一場比拼誰更能獲得核心權力默許的「政治測驗」。司法與政治的模糊地帶堪稱挑戰者的陰影。在台灣政壇的發展脈絡中,司法角色在選戰中的微妙作用往往難以忽視。儘管初選本應聚焦政策與服務,但選民對於參選人清廉與形象的要求,往往使得任何法律事件都可能成為致命傷,尤其是對於缺乏核心系統支持的挑戰者而言。



台南重量級參選人陳亭妃,雖然長期深耕基層,擁有超高人氣,但賴清德總統屬意的人選是立委林俊憲堪稱路人皆知。賴清德曾經對陳亭妃直言,「不要把自己打造成受害者,對黨不公平」。林俊憲則表示,內參民調兩人差距已在5%內,他非常有信心可以趕上,還數落起陳亭妃,「為什麼就是說不出我贏了,妳會支持我」。林俊憲有上意加持,陳亭妃也不是省油的燈。陳從2018年就稱因為遭到不實攻擊在初選中落馬,屢敗屢戰,林能否真的後來居上,中央角色如何拿捏,都精彩可期。



向天公伯借膽,力爭高雄市長選舉的林岱樺,初選前就已經上演激情戲碼。因為助理費貪污官司以及檢方不小心流出的手機對話,讓她必須使出渾身解數一搏翻身。她在造勢晚會鄉親面前向天公伯喊冤,讓高雄檢院破天荒要求她封口。現任外交部長林佳龍主掌民進黨正國會,心疼力挺,還引發黨內不滿的聲浪。



民進黨鐵票區初選競爭激烈,話題已經延燒數月,如今近身肉搏,任何一方陣營若遭遇「政治性」的司法風波,無論真偽,都可能立即動搖其民調根基。此時,黨中央和賴清德總統雖然可依據民調結果行事,但其後續處理態度、對於參選人的保護或切割,將被放大檢視,成為「上意」是否公正中立的最終檢驗。



2026年縣市長選舉堪稱賴清德期中考,更攸關2028年總統大選的布局與能量延續。民進黨內部初選,則是賴清德政治風格與承諾的關鍵觀察指標。對內,他的核心幕僚和派系系統,是否能夠自我約束,避免以總統之名行施壓之實?對外,選對會是否能公正處理任何關於競爭者之間攻訐或爭議,特別是針對挑戰者過往法律事件的操弄,確保民調結果不因外部壓力而扭曲?



如果最終的結果,是那些被視為「上意」所屬的人選,在資源傾斜和聲量加持下勝出,且敗選方在過程中感受到了來自中央系統的壓力,那麼賴清德總統所強調的公正中立恐將大打折扣。反之,若賴總統能成功在激烈競爭中維持超然,並確保所有程序毫無瑕疵地運行,那麼這將為他的執政風格奠定穩固的民主基石。



民進黨的高雄與台南初選,堪稱是權力與民意的拔河。初選的最終結果,不僅將決定地方由誰披掛上陣,恐怕也會成為定義賴清德總統時代政治風貌的一面重要鏡子。



民進黨初選熱鬧登場 賴清德時代的公正考驗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