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6°
( 17° / 16° )
氣象
2024-11-25 | 菱傳媒

新住民淪長照政策邊緣人 民團推7種語言懶人包「盼政府提供通譯服務」


新住民淪長照政策邊緣人 民團推7種語言懶人包「盼政府提供通譯服務」

(菱傳媒/台北報導)台灣已有60萬的婚姻移民人口,移民家庭面對各種照顧議題,但對於長照服務仍是「霧煞煞」,成為長照政策「邊緣人」。南洋台灣姊妹會、移民青年倡議陣線等民調今(25日)召開移民照顧者十大挑戰記者會,同時公佈7種語言的長照懶人包。民團希望長照服務體系提供通譯,提升多元文化敏感度,並發展文化照顧模式,以及完備新住民照服員的權益等提出建言。



姊妹會秘書長陳雪慧今日在記者會上提到,根據移民署調查,有近六成50歲以上的新住民,希望獲得長照相關資訊。她說,看見許多移民姊妹被困在家庭中承擔照顧,卻沒聽過1966和長照,長期下來,使得自己加速從照顧者成為被照顧者,又碰到還沒有身分證,被長照支持系統拒於門外。



本身就是來台23年越南姊妹的姊妹會理事長洪滿枝指出,身邊很多移民姊妹已進入中老年,所面臨的問題和當年初來台時已相當不同,像是作為家庭主要照顧者的重擔和未來自己可能會需要長照。她批評,現在的長照制度缺少了移民姊妹的聲音和視角。



「政府大推攬才,但是新住民姊妹的經驗告訴我們,台灣留不住人,因為還沒有準備好接納移民在這裡變老。」政治大學社工所教授夏曉鵑則認為,目前所有社會福利資源都是以土生土生的台灣人作為設計,從法令到執行,對移民家庭來說都不合用,台灣未來面臨越來越需要專業人士來台。



與會的民進黨立委羅美玲表示,她認同建置照顧服務員多語訓練、考照及支持系統的主張,她也提到目前新住民在長照培訓並無規劃教材與題庫,靠協會以口述的方式進行考試,讓其更容易達到門檻;國民黨立委張智倫認為,「新住民和一般人有一樣的機會可使用社會資源,但使用起來卻不是那麼容易」,因此主張新住民的長照據點應設有語言通譯服務。



「當新住民在長照議題遇到困境,第一個求助對象往往是子女。」台灣移民青年倡議陣線常務理事李依靜表示,語言隔閡會讓新住民在長照、醫療場域遇到更嚴峻的資訊不平等,造成新二代比同儕更早成為年輕照顧者。



今日在記者會上,民間團體特別推出7種語言長照懶人包,和移民照顧者的十大挑戰,希望破除語言與制度雙重門檻,讓移民姊妹不再成為長照的隱形群體。民團也盼政府落實《長期照顧服務法》,在長照服務體系應提供通譯,提升多元文化敏感度,並發展文化照顧模式,以及完備新住民照服員的權益。



更多新聞:



陳啓昱到案「攏喬好啊?」 謝龍介曝已經「河蟹」:應該約談蘇貞昌



編列4868萬元成立刑事辯護中心 法扶預算再破15億元


菱傳媒原始網址:新住民淪長照政策邊緣人 民團推7種語言懶人包「盼政府提供通譯服務」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