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賴清德召集五院會商國政 司法院代理院長謝銘洋是否出席陷兩難
(記者吳政峰/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7日發函邀五院院長本周一(10日)至總統府會商國政,因應政經局勢嚴峻挑戰。行政院長卓榮泰、立法院長韓國瑜、考試院長周弘憲均已表明出席意願,監察院長陳菊因病委請副院長李鴻鈞代理,目前只剩司法院代理院長謝銘洋陷入兩難,尚未正式表態。
以國民黨與民眾黨為絕對多數的立法院,過去一年透過立法擴增權力、提高罷免門檻、刪除凍結預算、提高釋憲門檻、杯葛人事等方式,藉以對抗民進黨政府,高強度的制肘使得行政與司法機關面臨癱瘓危機,但藍白與綠營互不妥協,針鋒相對,國家無法正常運轉,已讓人民開始不耐,相互提出罷免宣洩不滿。
賴清德見政治僵局無法解決,憲政危機迫在眉睫,決定行使《憲法》第44條「院際調解權」。過年期間責成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聯繫安排,7日發函邀請五院院10日下午3時赴總統府會商國政,主旨是「為因應國內外政經局勢嚴峻挑戰」,建構五院溝通橋樑、增進院際協調與合作、凝聚朝野共識,讓國政順利推動。
卓榮泰與周弘憲先後表態出席,陳菊則因請病假,將委請李鴻鈞出席,而原本傳出不會出席的韓國瑜,後來考量恐被扣上拒絕溝通的帽子改口會赴約。五院院長之中,只剩司法院代理院長謝銘洋尚未揭露意願。
據悉,謝銘洋目前雖傾向出席,但因身分關係陷入長思,進退兩難。司法院長身為五院院長之一,是我國司法行政的最高首長,在國家面臨嚴峻挑戰的時刻,原有責任與義務要啟動對話與溝通,化解憲政機關的衝突;但他同時又兼任憲法法庭審判長大法官一職,負責審查行政與立法機關是否擴權,不宜與當事人見面,角色上面臨衝突。
現行的政治困境主要來自於立法與行政機關的對立,導致戰場外溢至司法,司法院長出席總統主持的院際調解會議,是否能針對政經情勢嚴峻挑戰、化解朝野對立、協調院際關係等與司法無關的議題做成具體建議?會不會讓理應公正客觀的司法,無端陷入政爭漩渦?都是謝銘洋考量的重點。
此外,立法院修正《憲法訴訟法》,要求15個大法官法定員額中最少應有10名開庭,並有9名同意才能宣告違憲,但目前只剩8名大法官在任,另外7名被提名的繼任者全遭藍白否決,憲法法庭恐無法運作,民進黨立委前對此聲請釋憲,身為憲法法庭審判長的謝銘洋將審理修正案的合憲性。換言之,立法院是釋憲案的相對人,在案件繫屬期間,謝銘洋適合與韓國瑜見面嗎?是否會引發外界質疑其審理案件的公正性?
依照《法官法》、「法官倫理規範」等規定,法官承辦案件,不得僅與一方當事人或關係人會面、溝通,以免引發偏頗之虞;加上賴清德邀集五院院長會商的地點,若為閉門而非公開會議,更平添了密室私相授受的疑慮。因此謝銘洋對於是否與會確須小心謹慎,以免觸法。
不過,「法官倫理規範」也有除外條款,在「經他方當事人同意」或「法令另有規定或依其事件之性質確有必要」的情況下,謝銘洋仍可跟韓國瑜見面,但須盡速將雙方溝通、會面的內容告知當事人、即聲請釋憲的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才可免責。
會出現此矛盾狀況,在於我國法令設計,跟其他民主國家把司法行政部門跟審判機關切割分治相比不同。我國司法院長同時兼任首席大法官,把有政治屬性的司法行政首長跟理應獨立審判的憲法法庭審判長掛在一起,有角色衝突的尷尬,爆發爭議的機率自然提高。過去還曾出現司法院大法官宣告司法院主管法規違憲,也就是自己打臉自己的難堪景象。
此外,賴清德定10日下午3時召開院際協調會議,剛好與謝銘洋的這輩子最重要的恩師、已故大法官黃茂榮的公祭撞期,身為治喪主委的謝銘洋於公於私都有非去不可的理由,但面臨總統邀請共商國是,他也無拒絕的立場,令其非常為難。
謝銘洋雖傾向同意接受賴清德邀請,但預期他若出席,只會談到與自己院內的預算及無關釋憲的法案,若提到目前排審的《憲法訴訟法》釋憲案,或即將聲請釋憲的預算案,甚至是已審結的國會職權修法等議題,他應會以身分不宜發表意見為由而保持沉默,以免中立性遭到質疑。
更多新聞:
獨家/精舍命案新進展!李威轉污點證人 吳沛憶、鍾小平都曾幫協會站台
菱傳媒原始網址:幕後/賴清德召集五院會商國政 司法院代理院長謝銘洋是否出席陷兩難
最新政治新聞
-
-
【民眾黨主席補選】黃國昌提政見:民眾黨要從一人政黨走向全民政黨
(4 小時前) -
拜訪「茶金」場景 谷立言讚瞭解台灣歷史重要媒介
(5 小時前) -
政見會哽咽談柯 蔡壁如提對綠「先和解後反制」策略
(5 小時前) -
政見會拋兩任務 黃國昌:從一人政黨走向全民政黨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