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才宣布美國廠賺錢就要被入股? 美國商務部正研擬《晶片法案》補助換股權
(菱傳媒/綜合報導)美國不僅入股英特爾,台積電等也全要以股權換《晶片法案》資金,《路透社》今(美東19日)報導,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正在研究美國如何獲得股權,以換取《晶片法案》為美光、台積電、三星的補助款。
《路透社》報導,對於以股權換取數10億美元的《晶片法案》撥款,台積電拒絕置評,美光公司、三星和白宮均未回應置評請求。
原本美國政府是打算入股英特爾,川普在讓英特爾總裁陳立武上白宮求見前,還在自家真相社交平台上發文,要求陳立武立刻辭職,無其他解決方法,陳立武到白宮與川普及其團隊見面後,評普就不再提及陳立武應該為他與中國關係下台的說法,接下來,美國政府就考慮入股英特爾,美國財經媒體CNBC今採訪盧特尼克,他表示,美國政府可能成為英特爾的最大股東,但不會因此取得英特爾治理權。
盧特尼克證實,美國正與英特爾談收購10%股份。他也重申入閣前多次強調的晶片自主立場,「我們不能依賴台灣」。
除了英特爾之外,《路透社》指出,兩位消息人士稱,盧特尼克正在調查聯邦政府入股獲得《晶片法案》資助的電腦晶片製造商,以在該國建廠。
兩位消息人士稱,財政部長貝森特也參與了《晶片法案》的討論,但盧特尼克正在推動這一進程。商務部負責監督這項耗資527億美元(約新台幣1.58兆)的《晶片法案》,正式名稱為《晶片與科學法案》。該法案為美國晶片研發提供資金,並為晶片工廠建設提供撥款。
消息人士稱,盧特尼克一直在推動股權理念,並補充說川普喜歡這個想法。
川普團隊上台後,一度想取消拜登政府所推出的這項法案,但遭國會反對。
台積電今年上半年首度認列TSMC Arizona 64.47億元投資收益,去年是虧損新台幣142.98億元,台積電表示,接下來會持續在亞利桑那廠擴大規模並致力於改善成本結構。
美國商務部在去年底最終決定向三星、美光和台積電分別提供47.5億美元(約新台幣1425億元)、62億美元(約新台幣1860億元)和66 億美元(約新台幣1980億元)的補貼,用於在美國生產半導體。
更多新聞:
防止中國間諜從台灣轉進 台日簽署「合作備忘錄」相互提供旅客資訊
最新政治新聞
-
-
林園夜市水陸氣墊樂園熱鬧開趴 張耀中承諾打造分齡遊戲場
(40 分鐘前) -
「大罷免極為成功」 曹興誠曝意外收穫:把民進黨內奸冲出水面
(40 分鐘前) -
盧秀燕不選國民黨主席 黃國昌:有結果後可討論2026
(1 小時前) -
立院修憲委員會25日首開會 朝野聚焦監察院存廢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