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16 | 警政時報

首場《AI基本法》公聽會登場|葛如鈞:搶救繁中是國安議題

首場《AI基本法》公聽會登場|葛如鈞:搶救繁中是國安議題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委葛如鈞表示,台灣正站在AI巨變的風口浪尖,今天與會者都是「產業造山者」。(圖/葛如鈞國會辦公室)

【警政時報 包克明/臺北報導】


善用AI(人工智慧)的人將取代不會使用AI的人,發展並善用AI的國家將超越在AI領域落後的國家!面對AI技術迅猛發展與全球治理競賽,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與交通委員會今(16)日聯席召開首場《人工智慧基本法》公聽會。針對法制架構、資料治理、AI倫理、產業促進及監理機制展開討論。



首場《AI基本法》公聽會登場|葛如鈞:搶救繁中是國安議題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與交通委員會16日聯席召開首場《人工智慧基本法》公聽會。(圖/葛如鈞國會辦公室)

這一場公聽會由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委葛如鈞(國民黨)主持,現場邀集13位專家學者與19個中央部會代表,致詞時,葛如鈞表示,台灣正站在AI巨變的風口浪尖,今天與會者都是「產業造山者」。他強調:「AI 將為台灣帶來前所未有的新機會,但繁體中文文化若無法在 AI 中被妥善保存與發展,將可能面臨被簡體中文全面覆蓋的危機」。



首場《AI基本法》公聽會登場|葛如鈞:搶救繁中是國安議題
與會專家學者。(圖/國會頻道)

葛如鈞指出,目前台灣語料資源匱乏、政策推動不足,若政府不積極投入,未來全球使用的「中文 AI」將默默排擠台灣價值。他強調:「我們若不搶救繁中,台灣文化恐在 AI 時代中逐漸消失!」



首場《AI基本法》公聽會登場|葛如鈞:搶救繁中是國安議題
與會專家學者。(圖/國會頻道)

針對資料治理議題,多位與會專家指出現行著作權法過於嚴格,導致AI訓練資料收集困難,加上缺乏統籌主責機關,使得本土 AI 模型難以發展,甚至出現「簡體覆蓋繁體」的現象。



首場《AI基本法》公聽會登場|葛如鈞:搶救繁中是國安議題
與會中央部會代表。(圖/國會頻道)

葛如鈞呼籲,政府應成立國家級 AI 訓練資料庫,設計具誘因的開放資料機制,促進公私部門協力打造具主權性的語言模型。他指出,這是語言主體性與數位主權的戰略課題,務必正視並全面推動。


葛如鈞也表示,現階段草案內容仍為初步構想,期待後續更多元社會參與與立法精進,並督促行政部門儘速提出行政院版草案,形成完整法制配套。


最後,葛如鈞強調:「《AI 基本法》的制定,不僅關乎科技競爭力,更關乎文化命脈、語言存續與社會信任。台灣必須在這場全球AI競賽中搶下後發先至的戰略優勢。」


更多警政時報報導 (https://www.tcpttw.com 警政時報)

首場《AI基本法》公聽會登場|葛如鈞:搶救繁中是國安議題〉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警政時報|全台第一公義的新銳媒體》。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