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其餘人口」還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 張啓楷:賴政府「去中去漢」走火入魔
【警政時報 包克明/臺北報導】
針對行政院官網國情簡介「配合監委提議」,將原本最大族群的96%「漢人」改為「其餘人口」,引發網路炸鍋和輿論熱議。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副總召張啓楷今(13)日質疑,監委吃飽太閒不好好追查弊案,卻揣摩賴清德政府上意,甘為「去中」、「去漢」政策大玩文字遊戲的馬前卒!忘了多數國人祖先墓碑上都是寫著「泉州」、「漳州」等中國大陸地名。

張啓楷表示,你是「其餘人口」還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成為最新問候語!行政院鬧出「其餘人口」風波後,這兩天網路出現好多令人發噱和噴飯的「旗魚人」梗圖,也有人痛批民進黨政府數典忘祖、背祖忘宗、自欺欺人,由於「中華民族」犯了台獨大忌所以只好變成「其餘」,嘲諷賴清德有朝一日若台獨成功國號應改爲「其餘共和國」。

張啓楷指出,根據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的解釋,此事源自監委鴻義章在民國111年12月指出,「漢」、「番」兩大族群壁壘分明的文字論述,恐不利消除種族歧視與形塑族群平權,建議內政部戶政司調整文字。行政院之後據此修改,由原本的「漢人為最大族群,占96.4%,2.5%為原住民,移民人口佔1.1%」,悄悄改為「2.5%為原住民,移民人口佔1.1%,其餘人口占96.2%」,沒有政治考量,請外界不要誤會。
張啓楷強調,這根本是欲蓋彌彰、「此地無銀三百兩」!早在上個世紀的1980年代原住民運動即風起雲湧,經《中華民國憲法》在2000年第六次增修時,於增修第十條〈基本國策〉中,正式承認「原住民族」的民族權後,25年來還有誰在講「番」?簡直不知今夕何夕、滑天下之大稽。
張啓楷提到,民進黨政府在「去中化」、「去漢化」的同時,對於親美媚日可說是不遺餘力。他們不想要與中國有所連結的台灣光復節/行憲紀念日放假,但賴清德總統日前又跑回台南向日人八田與一銅像鞠躬獻花、追思致敬。台南市去年底迄今陸續核定10條新道路,且幾乎全部採用美日名稱,包括柯紋納街(美)、土浦街(日)、托倫斯街(美)、水戶街(日)、京都街(日)、本庄街(日)、秋田街(日)、紐奧良路(美),連民進黨市議員也質疑這些道路名稱能否引起共鳴。
張啓楷指出,身為萬物之靈人類的我們,飲水思源是天性,但不應選擇性的為政治服務,奉勸監委能多查弊案、少淌政治混水,府院黨更要致力於對外的經貿談判、對內凝聚朝野共識,以及福國利民的法案推動之上;而非整天「想空想縫」的在一些文字遊戲和政治圖騰上面大作文章,甚至以此作為朝野在「大罷免潮」戰場攻防的相罵本,盼能懸崖勒馬,以蒼生為念,則全民幸甚!
更多警政時報報導 (https://www.tcpttw.com 警政時報)
最新政治新聞
-
-
《核管法》三讀延長核電場年限 周春米批:對屏東未來的踐踏
(3 小時前) -
兩友邦官員出席中拉論壇 外交部:並非代表政府出席
(4 小時前) -
蔡英文訪丹麥國會 友台小組議員展現挺台熱情
(4 小時前) -
罷免志工自清!活動中遇1事全錄影「退錢」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