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型機器人」預算兩百億報告僅十行 葛如鈞要求國科會提出明確藍圖
【警政時報 包克明/臺北報導】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22)日針對科技政策進行專案報告,國民黨立委葛如鈞在質詢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時,直指台灣AI政策存在三大盲點——算力資源不足、人型機器人定位不明、學研資源分散。他呼籲政府應積極整合算力平台、深化產官學合作,讓台灣在AI世代站穩國際競爭優勢。

葛如鈞指出,目前經濟部對「台北一號(Taipei-1)」AI算力平台的使用規範過於僵化,僅允許六或十二週的連續使用期,導致研究者無法依實際需求彈性運用算力。「有些計畫需長期驗證、有些需短期爆發,卻被同一規定綁死,根本不符AI研發實際需求。」

葛如鈞建議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應出面協調經濟部,建立更彈性的使用機制,並積極與NVIDIA深化合作,規劃「台北二號」算力中心,紓解全台AI訓練能量不足的壓力。同時,他也提醒政府採購AI設備時,不應僅以「耗電瓦數」作為性能評估標準,而應重視實際算力與應用效益,避免誤判設備效能。
在人型機器人議題上,葛如鈞質疑國科會長達85頁的業務報告中,對該項產業發展僅以十行文字帶過,與高達200億元的預算嚴重不符。他強調,政府應提出明確的產業定位與發展藍圖,整合台灣在半導體、AI演算法與機器學習的強項,讓台灣在人型機器人浪潮中不再缺席。
葛如鈞嚴正表示,「AI與機器人是國際競逐的關鍵門票,若政策仍停留在紙上,台灣將錯失下一輪科技革命。」。
針對學術研發能量,葛如鈞則指出,教育部推動的六大「頂尖研究中心」每年僅獲約五千萬元經費,與國際AI研究規模相比明顯不足。他建議國科會應分配部分預算支援AI相關中心,形成跨部會整合,創造「1+1大於2」的綜效。
對此,吳誠文回應,將與教育部協調,並允諾一個月內向葛如鈞辦公室回覆初步研議結果。
葛如鈞表示,台灣若要在AI世代穩居競爭優勢,政府應在算力、人型機器人、學研整合三方面採取前瞻戰略與積極行動。「AI時代不等人,台灣不能再用舊思維應付新科技,政府必須讓AI成為台灣站上世界舞台的火車頭。」
更多警政時報報導
《獨家》圤智雨驚爆黃明志約炮「娃娃」翁雨澄 鹹濕對話及照片獨家曝光
【獨家】【精品詐騙風暴】新北警所長未婚妻竟涉417萬精品詐騙 南山區經理喊冤自身亦受害 5500萬連環坑案曝光
最新政治新聞
-
-
國防部:發放紙本全民安全指引可降低長者數位落差
(51 分鐘前) -
與地方研商財劃法 中央:多數縣市支持院版
(56 分鐘前) -
國防部:臺灣全民安全指引獲正面迴響 籲請國人支持
(1 小時前) -
主計總處:院版財劃法充分討論 少數縣市持保留意見
(2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