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將淨零碳排路徑圖變成空談
日前國發會秉持上意快速公布中華民國「二〇五〇年淨零碳排路徑圖」,規劃能源轉型將採取「打造零碳能源系統」、「提升能源系統韌性」、「開創綠色成長」等三大策略,予以逐步落實。我們從日本淨零路線圖十四項產業目標,發現我們的淨零路線圖太急就章,不若日本淨零路線圖完整可行。
日本淨零路線圖,確定日本到二〇五〇年實現碳中和目標構建零碳社會,希望二〇三〇 年較二〇一三年減排四十六% ,並以此來促進日本經濟的持續復蘇,預計到二〇五〇年該戰略每年將為日本創造近二萬億美元的經濟增長。
為了落實上述戰略目標,同時寓節能減碳在穩定供電與產業發展之中,提出發展海上風電產業等十四項產業,各產業目標如海上風電產業到二〇三〇年安裝十吉瓦〈GW〉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到二〇四〇年達到卅至四十五吉瓦〈GW〉,到二〇四〇年風電設備零部件的日本國內採購率提升到六十%。
氨燃料產業:計畫到二〇三〇年,實現氨作為混合燃料在火力發電廠的使用率達到廿%,並在東南亞市場進行市場開發,計畫吸引五千億日元投資;到二〇五〇年實現純氨燃料發電。
氫能產業:到二〇三〇年將年度氫能供應量增加到三百萬噸,到二〇五〇年達到二千萬噸。
核能產業:到二〇三〇年爭取成為小型模組化反應堆(SMR)全球主要供應商,在二〇四〇至二〇五〇年間開展聚變示範堆建造和運行。
汽車和蓄電池產業:到廿一世紀卅年代中期時,實現新車銷量全部轉變為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目標,實現汽車全生命週期的碳中和目標。
半導體和通信產業:將資料中心市場規模從二〇一九年的一點五萬億日元提升到二〇三〇年的三點三萬億日元,屆時實現將資料中心的能耗降低卅%;到二〇三〇年半導體市場規模擴大到一點七萬億日元;二〇四〇年實現半導體和通信產業的碳中和目標。
船舶產業:在二〇二五至二〇三〇年開始實現零排放船舶的商用,到二〇五〇年將現有傳統燃料船舶全部轉化為氫、氨、液化天然氣等低碳燃料動力船舶。
交通物流和建築產業:到二〇五〇年實現交通、物流和建築行業的碳中和目標。食品、農林和水產產業:打造智慧農業、林業和漁業,發展陸地和海洋的碳封存技術,助力二〇五〇碳中和目標實現。
航空產業:推動航空電氣化、綠色化發展,到二〇三〇年左右實現電動飛機商用,到二〇三五年左右實現氫動力飛機的商用,到二〇五〇年航空業全面實現電氣化,碳排放較二〇〇五年減少一半。
碳回收產業:發展碳回收和資源化利用技術,到二〇三〇年實現二氧化碳回收制燃料的價格與傳統噴氣燃料相當,到二〇五〇年二氧化碳制塑膠實現與現有的塑膠製品價格相同的目標。
下一代住宅、商業建築和太陽能產業:到二〇五〇年實現住宅和商業建築的淨零排放。
資源循環產業:到二〇五〇年實現資源產業的淨零排放。生活方式相關產業:到二〇五〇年實現碳中和生活方式。
蔡政府「二〇五〇年淨零碳排路徑圖」,最大弊病在透過產業發展來達成節能減碳工作,因此無法像前述日本政府具體目標。由衷希望蔡政府能重新檢視「二〇五〇年淨零碳排路徑圖」,不要將淨零碳排路徑圖變成空談。
(聞博/大學教師)
最新政治新聞
-
-
桃園在地全已讀不回!張善政宣布「合體羅智強」 心結解的太突然
(10 分鐘前) -
朱立倫:支持者對蔣萬安期待高
(20 分鐘前) -
日月光環境技術研究合作 落實永續製造的經營目標
(23 分鐘前) -
立委提案修證交法明確定義TDR 無共識擇期再審
(28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