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7° )
氣象
2024-06-19 | 優傳媒

老孫侃時政》「首戰即終戰」是投降主義?此言大謬矣!


老孫侃時政》「首戰即終戰」是投降主義?此言大謬矣!

西方世界沒有儒家思想,在美國人的眼中只有「美國利益」,是不知道「禮義廉恥」的。所以台灣人要想安身立命,遠離美國這個「損友」才是正道。而若兩岸真的開啟戰爭,「首戰即終戰」是無法避免的,千萬不要向俄烏戰爭一樣,戰事拖延才是老百姓的悲哀。(圖/取自網路)

作者/孫恭正

賴清德總統在黃埔百年校慶致詞,提到「首戰即終戰」是投降主義,這番言論大大凸顯出賴清德在軍事作戰上認知的不足。然賴清德既已身為三軍統帥,恐怕還是需要在軍事以及領導統御上多下點功夫才行。

「首戰即終戰」並不代表投降。充其量來說,要實現「首戰即終戰」,投降只是選項之一。要知道「戰場狀況瞬息萬變」,一旦開啟戰端,後面的變數誰都無法保證。把「首戰即終戰」定義為投降主義,難道賴清德對國軍沒有信心,不認為國軍有勝利的可能嗎?勝利不也是「首戰即終戰」嗎?雖然兩岸軍力失衡,但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例子比比皆是,三軍統帥豈可將勝利的可能性排除呢?

「首戰即終戰」的意思,一方面是指戰爭進行的時間很短,另一方面則是「一戰定乾坤」,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當一方被消滅後,從此戰爭終結無須再戰。【孫子兵法】指出興兵作戰要「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同時也指出,因為戰爭是「國之大事」,因此必須「校之以計、而索其情」,經過周密的計算與衡量,方能決定是否作戰,同時誡以「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切記「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戰爭不是兒戲,豈能以政治鬥爭的思維,輕易談論戰爭。

賴清德的觀念謬矣,「投降」不一定是壞事。1938年英、法、德、義四國提出「慕尼黑協定」,英法兩國將他們的「盟友」捷克斯洛伐克給出賣了,英法脅迫捷克將蘇台德地區割讓給德國,他們希望看到一場德捷大戰,企圖犧牲捷克人民,來削弱德軍戰力。

隨即德國大軍壓境,但捷克也不傻,雖然捷克斯洛伐克承襲於奧匈帝國,捷克的陸軍當時排名世界第三,並且擁有強大的軍工產業。但捷克選擇投降,因此德國不費一兵一足就占領了捷克,隨後捷克運用強大的軍工能力,為德軍製造大量先進武器,在二戰中德軍運用這些武器,將英法兩國打的屁滾尿流,而捷克卻因為第一時間「首戰即終戰」,因此捷克成為歐洲戰場上,二戰中唯一沒有遭受戰火洗禮的淨土。

賴清德或許沒有想過,「投降」與否不是誰都可以決定的,那是國家元首才能下的決心。二戰日本戰敗,就是由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所以賴清德將「首戰即終戰」定義為投降主義,根本是大錯特錯,因為只有你決定投降,國軍才會投降,別人是無權代替你宣佈投降的。將「首戰即終戰」直接定義為投降,難不成賴清德心中早有此意?

正確的說法是將「首戰即終戰」視為善意的提醒。因為戰火無情,且戰爭變數太多,因此「避戰」才是最高指導原則。「首戰即終戰」的發生,除了投降外,還有幾個不確定因素。例如,戰況異常慘烈,導致國軍根本沒有還擊的機會,而不得不投降。也有可能因為不知「為誰而戰」?以及「為何而戰」?國軍主動放棄抵抗。更有可能因為見到戰爭的殘酷,人民主動厭戰。要知道現在「抗中保台」喊得最大聲的人,都沒見識過真正的戰爭,不知道砲彈在身邊炸開的景象,因為無知所以無懼,等到真的見識到了,他還有這個膽子嗎?

千萬不要期待台灣有事,美日會出手。捷克斯洛伐克的故事告訴我們,所謂的「盟友」,就是在背後捅刀子的人。習近平近日透露,美國慫恿大陸攻打台灣,但習近平不上當。這話的可能性極高。歷史證明,相信美國人的都沒有好下場,澤倫斯基相信美國人,搞得烏克蘭遍地烽火,民不聊生。要知道美國政客是為軍火商服務的,而軍火商是靠戰爭發財的。這個世界最好出賣的就是盟友,所以美國的盟友總是戰火不斷。西方世界沒有儒家思想,在美國人的眼中只有「美國利益」,是不知道「禮義廉恥」的。所以台灣人要想安身立命,遠離美國這個「損友」才是正道。而若兩岸真的開啟戰爭,「首戰即終戰」是無法避免的,千萬不要向俄烏戰爭一樣,戰事拖延才是老百姓的悲哀。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


老孫侃時政》「首戰即終戰」是投降主義?此言大謬矣!

孫恭正,退伍軍人,東吳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曾任證券專業經理人,北京中律縱橫副總經理,教師。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