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4°
( 36° / 32° )
氣象
2024-06-24 | 優傳媒

雄哥小唱》炮彈變金彈--蔣經國能,賴清德也能!


雄哥小唱》炮彈變金彈--蔣經國能,賴清德也能!

賴總統在就職演說中,許我們以:「競逐太空,探索海洋」。我們很誠實的報告,就科學邏輯可知,只要一念之轉,賴總統憑個人影響力,可以開創國際金融中心、兩岸南海聯合演習、兩岸與人類和平新模式的機率,比帶我們飛上太空的機率大得很多。(圖/取自網路)

作者/吳統雄(台灣民調創始人)

蔣經國總統一念之轉,使金門由吸引炮彈之地,成為吸引觀光銀彈之區。

賴清德總統若一念之轉,也將導引台灣成為飛彈戰場,或成為全球金融新秩序之金彈中心。

蔣經國總統與追隨者,曾與大陸上一代有嚴重矛盾、甚至血海深仇。賴總統轄下的台灣人民,與當前大陸人民沒有任何實質衝突。

上周五大陸司法部門公布《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突破了習近平主席的講話範疇。賴總統有意在十字路口移動,可能影響習主席也要移動。目前只是「意見」,還有機會籌謀。

賴總統強調『我希望全體黨公職,都要體認到「面對新問題,不能只用老方法」。』行政院馬上展現意識型態鬥爭的「老方法」,看不懂「行為科學參數」。賴總統直接下海領導「三大委員會」,期望不是學蔡英文擴權,而是要發揮他獨特優勢:以科學治國。

科學總統 應瞭解科學模式與參數

賴清德總統在就職典禮、《時代》受訪、黃埔百年慶典上的表現,已經區分了他和蔡英文的顯著不同。在內政上,他降低了刻意的族群撕裂活動;而在兩岸關係上,則試圖在十字路口踏出新的一步。

賴總統的用詞指向兩個不同路口,一個是大家都關注的,擬再強調兩岸「制度的不同」,並引用了蔣中正總統初到台灣時的標語。

大家易忽略的是他在《時代》的受訪,似隱含了兩岸「民族的相同」,重提民進黨的創黨「共同信念」:「促進兩岸人民的福祉,未來邁向和平共榮的目標。」

賴總統是唯一受過科學訓練的總統,應該瞭解具有高門檻的:科學模式、實驗參數、與機率知識的意義。賴總統能否選擇一條,以科學知識為基礎的大道?

53237 只有5在手,下步怎麼辦?

科學知識能夠預測未來,是因為發現了模式與參數,譬如我們發現「作用力=反作用力」模式,同時實驗發現重力參數=9.8,我們就可以預測一顆球落地後,反彈會有多高。其實地球上各地的重力不是全部等於9.8,但「物理現象」的參數變異都非常微小而不計,所以物理知識是類「因果知識」。

「生理現象」的預測完全不同,譬如我們預測是否有心臟病,常用生理 5指標模式,其中血壓指標的健康參數區間為80~120,而 180 以上是危險參數,亦即存在 120~180相當大的變異區間,這種就叫「機率知識」,而血壓到了180 以上仍沒有危險的機率就非常低。

賴總統學醫,應對科學模式、實驗參數、與機率知識有相當瞭解。任何想像超過自然參數的,都不會發生。

「人類行為現象」預測與生理預測都是「機率知識」,而模式建構、參數測量,需要更複雜的實驗設計、更長期的實驗資料收集與分析。

我們可以向賴總統報告:台灣當前存在「53237選民結構」模式,假設選民總共 20人,則:5人(25%)為深綠群,3人(15%)為深藍群,2~5人(10%~25%)為可變群,而最多的其實為7人(35%)疏離群。

S-型改變 醞釀期2年

「可改變」是一種「人類取用行為S-型曲線」,亦即開始的左側為水平線,似乎沒有改變,但可能突然會陡轉成為直線上升。水平線醞釀的時間參數為8月~2年。若賴總統願意創新改變,有時間,很緊湊。

賴總統的得票率乘投票率,客觀上是一位28%「絕對少數總統」,保住25% 鐵粉,只贏得可變群 3%。因而可以有2個截然相反的發展方式:

第一,對內再緊縮:以派系利益分配安內,持續發動政治運動與心靈鬥爭,凝聚鐵桿選民的仇恨鬥爭力,以維權與掌握國家資源為目標。

第二,對外展包容:爭取「可變群」,而過程中可穩定僅求和平、溫飽、不管誰當頭的疏離群。賴總統掌握最大資源與影響力,並不難照顧與包容這些人民,若回歸民生治理,更展開人道關懷,反而有可能會成為多數總統。

你聽不見他們 他們看得見你

賴總統的談話不需要對鐵粉重複說,不必對全盤反對者浪費說。因為賴總統不論選擇了哪條路,這兩群都認定賴總統走在他們相信的路上。

最新的證據就是:賴總統對國內態度與蔡英文完全不同,蔡英文就職第一天,就迫不及待強調仇恨記憶、撕裂人民;而賴總統回歸全民歡欣的國家慶典。賴總統校閱黃埔軍校,恢復了被蔡英文廢除的唱國歌、向國旗暨國父遺像行最敬禮等法定儀式。兩極群眾對此完全沒感覺,鐵桿群並沒有抗議,而反對者仍然不滿意

但是可變群會感受,知道賴總統有意回歸「正常國家」,只是這群人多屬於中產階級,不會搶發聲,聲量也不容易被聽見。必須瞭解「人類取用行為模式」的人,才會有預測信心。

賴總統的「新方法」要做給可能改變、對他仍有期待者看!賴總統或許只在路口做個樣子,仍不事治理,以維權為上?或許真的向前走了,選擇的是危險還是繁榮?這群人看得見。

主治醫師給降膽固醇的藥,不會明天見效,但半年後會改善,才是有真才實學!

血壓180 還要百米衝刺嗎?

如何爭取「可變群」?可分為「內政」與「兩岸」-甚至賴總統在三次談話都強調的「世界」-兩大方向。

在「內政」方向,「可變群」最厭惡的是「髮夾彎式惡鬥」(或簡化為「藍綠惡鬥」)也就是腦袋跟著屁股走。

當前最大的髮夾彎式惡鬥就是國會改革。這是自第二屆立法院後各政黨的共同主張,但政權一輪替,以柯建銘為首的派系就反轉立場惡鬥,一直無法成為公共政策。

上周五才解決覆議案,行政院竟馬上跳出來宣稱「行政院跟大多數國人」要「提出釋憲案、暫時處分」繼續惡鬥!行政院對科學的「數字」顯然無知!「大多數國人」的最新數字就是賴總統的 28% 對藍白的 42%,以及加上不表態、但希望和平繁榮的 30%。

對血壓超過 180的病人,還在宣稱「百米衝刺」是對「大多數病人」的最好療法?

即使對數字無知,看看青鳥動員氣若游絲的現實,還要強迫病人惡鬥?

公民可團結 呂秀蓮、張亞中示範

賴總統上任距離民意可能改變的8個月還久,不順應最新民意的期待,就要連續發動循環惡鬥?還是在已通過的國會改革基礎上增補,提升質詢雙方的素質?(請參見本專欄《苗博雅電錯蔣萬安》)

「賴醫師」將下的新藥方,不講話的可變群,看得見。

髮夾彎式惡鬥還有「萊豬之亂」「公投之亂」,原來都是民進黨的主張,也都為了政黨易位利益而翻轉。

上周 16 日剛好是「公民團結日」,呂秀蓮與張亞中在統獨理念上完全相反,但「公投」是全體人權,必須不分黨派共同維護。

「對的事情,大家一起做!」賴總統必須有信心!

制度不同誤為民族不同 民族相同誤為制度相同

「兩岸」實為當前最大、最深痛的問題。

賴總統的三次講話,不脫他去年就任民進黨主席時的宣示:將遵守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2000年前,兩岸各黨的「九二共識」是「微言大義」,《決議文》是將此抽象共識做出具體詮釋:兩岸當前「民族相同」「制度不同」,未來待人民決定。

但經陳水扁、蔡英文以國家資源操作,將深綠改造為「把制度的不同,誤為民族的不同」,同時,將深藍激化為「把民族的相同,誤為制度的相同」。這個經過20年強力塑造的兩極意識型態,可能需要更久才能調整。

賴總統可以展現給「可變群」看的是:因為「民族相同」,所以不必再有戰爭;因為「制度不同」,要使兩岸人民自由選擇未來共同的生活方式,要讓兩岸合作交流實驗,調整可使人民過更好日子的制度。

賴總統既然對《時代》表達要遵守憲法,就要相同關懷大陸地區人民。

石油美元時代結束 台灣金融良機再現

兩岸合作又可分為「演化」與「創新」兩境界。

「演化境界」就是發展既有的文化經濟交流。我們已建議:兩岸金融領域的合作與實驗(請參見本專欄《為了「偉大總統」,賴總統是不是該走出自己的路?》)。

日前「石油美元」時代結束,全球都必須面對金融轉型,正好提供兩岸進一步思考「深化實驗」的機會。大陸仍在「訓政」期間的政府強大影響力,反而有可能成為一種微妙的實驗變項。

2000年我時任「亞太營運中心計畫」研究員,台灣預訂將經濟體質由小龍升級為巨龍。那時,大陸經濟發展還在育苗階段。我注意到大陸出現和台灣光復後一樣的科學治理文官,已經在展望財經發展,所以呼籲陳水扁總統和陸委會蔡英文主委,以臺灣當時的財力,聯合大陸發展類似後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計畫,建言石沉大海。

賴總統與邱垂正主委,再次面臨歷史型良機,盼能掌握!

習主席的憂慮 第一個是外部干涉

兩岸合作的「創新境界」,就是舉辦「兩岸南海聯合演習」。進一步可規畫「台美陸•太平洋雙兩岸聯合演習」,「全球海軍公海共同航行演習」。(請參見本專欄《陸美和則天下和•唯臺灣可作調人》)

賴總統對黃埔學生有許多激勵。而《孫子兵法》早已揭示:「善之善者不戰」「上兵伐謀」,國家必須有國防,但應以戰略致勝為最高,並不是以犧牲官兵人民生命為先。

賴總統說:「我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先生,跟臺灣共同承擔起區域和平穩定的責任,創造區域的繁榮,也帶給世界和平的利益。」見面要談什麼?習主席當前的態度為何?

我們必須直言:賴總統在三次講話中一再使用「併吞」一詞,如何請人與你對談?

習主席對兩岸可能衝突的憂慮,第一個不是台獨,而是「外部干涉」。他最近的發言是在中共20大的報告:「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我們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這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廣大台灣同胞。」

習主席的講話並未改變,但大陸司法部門提出的新「意見」,必須關注。

4艘護衛級 2人可決定

習主席的希望與賴總統對《時代》的宣示相同,故「預防海盜,維護各國航行安全」的話題,存在兩位可以坐下來談的前提。

兩岸各派噸位接近的「巡防級」或「護衛級」軍鑑與海巡船各1艘,4艘聯合巡弋西沙、中沙、南沙一圈。

這樣的配置,對兩岸國安都沒有顧慮。對全球而言,也是巡弋礁岩的正常合理編隊。

「兩岸南海聯合演習」既實現賴總統的呼籲,兩岸共同承擔區域穩定的重任;也完成習主席長期訴求,兩岸共同預防外部騷擾。

相對於當前紅海危局,全是冤冤相報的結果。期待賴總統和習主席能合作示範,在類同複雜形勢下,為人類前途作完全不同的選擇。

美國老朋友 人民愛和平

當然,我們先必須先與老朋友美國溝通協商。美國正在經歷國勢的自然波浪,在峰谷交替之時,難免出現法西斯-也就是極端愛國主義者政客,會使溝通初期有些障礙。

賴總統在美國求過學,我在美國教過書,蕭美琴副總統則是實質美國人。如果沒有靠攏美國法西斯派,應該認知美國是個多元國家,是個以人民為主的國家,美國人民多數反對戰爭、期待和平,我們要傳達:「陸美和則天下和•唯臺灣可作調人」,美國人民高機率會接受。

「雙兩岸」不僅放下武器,還有「金融合作」等配套方案,使陸美以臺灣為橋梁,將武力鬥爭的想像,轉化為良性經濟競爭。臺灣應勇於承擔倡議者,創造三方互利互惠。

經歷許多天方夜譚 創新境界可期

我們有幸生在二戰後,親身經歷了許多天方夜譚!包括:台灣首創人類完全和平、沒有流一滴血的進入憲政;大陸改革開放,變成全球在經濟崛起上最快速的地區;柏林圍牆自然倒下;史上最集權的蘇聯不到69歲就解體;美英、英法、法德曾經數百年兵戎相見,現在都能攜手合作,未來應也不太可能再現戰火…。

何況兩岸目前根本沒有任何實質衝突,只要不自陷於短期的框架迷思內。

新境界的創造,樂觀的人會認為追求理想,悲觀的人會自認天方夜譚,有科學觀的人會作實驗與機率分析。

賴總統兼談到兩條路,許多人認為他將選擇第一條路。賴總統應認為追求健康必須「流汗運動」,但當血壓超過180時,流汗運動絕對不是醫療選項。

賴總統在就職演說中,許我們以:「競逐太空,探索海洋」。

我們很誠實的報告,就科學邏輯可知,只要一念之轉,賴總統憑個人影響力,可以開創國際金融中心、兩岸南海聯合演習、兩岸與人類和平新模式的機率,比帶我們飛上太空的機率大得很多。

一念之轉,世界大同。


雄哥小唱》炮彈變金彈--蔣經國能,賴清德也能!

吳統雄,臺灣民調創始人。世新大學資管系創系主任,曾任教於台清交與美國喬治亞理工等,是喬治亞理工Adoption Modeling 研究團隊首席。歷任聯合報系資訊中心副主任、神通機構高階主管、日商科技公司總經理,因創辦電腦統計民意調查而獲得國家金鼎獎。他是第一代民歌手,擔任過廣電主持人,發表過唱片,是資深公共評論人。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