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4°
( 26° / 21° )
氣象
2025-02-11 | 優傳媒

李貴敏新思路》30年來首次漲價!台鐵公司化竟是為了漲票價?


李貴敏新思路》30年來首次漲價!台鐵公司化竟是為了漲票價?

台鐵若真要改革,應當從內部管理下手,優化營運模式,提高服務效率,而不是只會漲價卻無實質改善。政府若真心關懷偏鄉,更應針對花東地區好好規劃,而非讓居民為政策失當買單。(圖/取自網路)

作者/李貴敏

台鐵票價三十年未曾調整,如今一夕之間平均上漲26.8%,這個堪稱是台鐵重大變革的票價調漲,卻是令人憂心忡忡!畢竟,人事與維修成本雖然隨著物價高漲而增加,但如無全盤改革措施,台鐵的願景恐怕終究還是落得一場空!

何況,花東地區的火車票價漲幅之大匪夷所思,而花東地區的居民也受創最重。畢竟,花東地區的交通本就不便,不僅公路崎嶇蜿蜒、耗時冗長,飛機班次更是有限。台鐵因而成為花東地區最穩定的交通工具。詎料,自強號票價竟一夕暴增,花蓮到台北的自強號從440元漲至583元,而台東至台北自強號票價則從784元調漲為935元,逼近千元大關。此舉對於向來仰賴台鐵的居民而言,無異是雪上加霜。此後,民眾的日常出行、探親訪友、甚至基本醫療需求等支出,均因這場突如其來的調漲而加重。大家也才恍然大悟,原來政府口口聲聲強調的區域均衡發展,不過是愚民的話術?

還記得台鐵公司化的初衷,是為了解決積弊已深的財務問題、提升運輸效率和改善服務品質。然而,迄今仍未見台鐵的改善或轉型,看到的也祗有台鐵深陷虧損泥淖,累計赤字高達137.9億元。如果台鐵沒有創新經營模式,也沒有財務改善計畫,而祗想以漲價填補財務缺口,無異就是殺雞取卵,把經營不善的代價全數轉嫁至乘客身上。若公司只能靠市場獨佔而漲價維生,卻不知精簡管理、提升效率、開發多元收入,則改革意義何在?畢竟,公司化不該只是改變法規名目,而應讓這個百年企業真正與時俱進,迎頭趕上。

何況,台鐵雖已改制為公司,但100%股份仍為交通部掌控,實質上仍為國營事業,肩負維繫全國交通平衡的責任。然而,台鐵票價大漲,交通部僅表示票價調整是基於多年未變動的考量,強調應務實檢討台鐵營運成本。試問,當民眾的日常生活開支已經壓得喘不過氣,水電費即將上調,通膨持續侵蝕薪資購買力,連交通成本都要大幅提高,政府可曾想過,這些政策疊加起來,對百姓意味著什麼?

更加荒謬的是,在台鐵票價調漲的同時,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竟也趁機推動新的審查費用,對進口射頻器材每件徵收750元,名義上是「反映行政成本」,實際上卻是變相課稅,加重百姓負擔。此舉涵蓋所有具備WiFi、藍牙等無線傳輸功能的設備,從筆電、手機、遊戲機到智慧家電,無一倖免,等於是直接向消費者收取額外的買路錢。政府似乎忘了本身的職責,竟巧立名目,拿人民當成提款機,不顧經濟低迷、民生困苦,只顧著蠶食鯨吞人民的血汗。

公共運輸與民生經濟息息相關,政府施政應以民為本,考量國民的承受能力,而非將公共事業的虧損轉嫁給普羅大眾。台鐵若真要改革,應當從內部管理下手,優化營運模式,提高服務效率,而不是只會漲價卻無實質改善。政府若真心關懷偏鄉,更應針對花東地區好好規劃,而非讓居民為政策失當買單。

豈不知人民若連最基本的生活開銷都捉襟見肘,又有何繁榮可言?雖然台鐵票價三十年未動而可適時檢討調整,但這不應成為掩飾經營不善的藉口,更不能讓乘客成為唯一的買單者。尤其,交通是人民的基本需求,若罔顧民生需求而單靠漲價來舒緩財務困境,無異於飲鴆止渴,不僅民怨四起,恐怕連台鐵的未來也將岌岌可危。


李貴敏新思路》30年來首次漲價!台鐵公司化竟是為了漲票價?

李貴敏,國立政治大學法學碩士、美國太平洋大學法學博士及法學碩士,國立交通大學兼任教授及東吳大學兼任副教授。金典律師事務所創辦人、Baker McKenzie 國際資深合夥人、海基會財經顧問。立法院第十屆第一、二會期優秀司法正義立法委員,口袋國會評鑑立法院第十屆第一、二會期司法法制委員會優質立委,口袋國會評鑑立法院第十屆第三會期全院表現優質立法委員。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