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皋採菊集》盧秀燕參選國民黨主席的優勢與難處
前言:縱使參選國民黨主席過程及擔任黨主席之後,會有許多來自民進黨人及綠營側翼的挖坑陷害、與國民黨內一些因私利而阻擾的反對力道,但這也都是盧秀燕在從政之路上要更上層樓所必須克服的障礙。(圖/取自網路)
作者/劉東皋
據接近台中市長盧秀燕的人士說,盧秀燕最早並未想要競選國民黨主席,不過近日已感受到許多人勸進的聲音,而考慮參選的可能性。
早在3月24日盧秀燕出訪日本前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時,對於是否參選黨主席的問題,她回應表示:「還在考慮中。」在答覆台中媒體時則說:「所謂考慮,基本上就是還沒有決定。」從盧秀燕的言談態度,可以理解,參選黨主席對她而言雖陷於兩難,但她有意親自承擔「國民黨主席」的責任,機會已大為提高。
個性柔中帶剛
盧秀燕的個性,柔中帶著剛毅。有兩件事例可說明。其一是,在她首次要參選台中市長時,有人透過幕僚為她介紹一位命理老師,說這位老師斷事很準,可以去算算是否能夠順利當選。但盧秀燕則回答說,既然已經決定參選了,算命與否有意義嗎?
盧秀燕的決斷,令我想起武王伐紂的一則故事。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武王將伐紂,卜龜,兆不吉,風雨暴至。群公盡懼,唯太公強之勸武王,武王於是遂行。」另外,漢朝王充的「論衡.卜筮」中寫得更直接,在卜筮內容呈現大兇時,姜子牙「推蓍蹈龜」說:「枯骨死草,何知吉兇。」姜太公或許認為,龜算不如其人算吧。在姜子牙輔佐下武王以弔民伐罪之師聲討殷紂王,終而有成。
第二件事例則是,2023年3月,國民黨尚未決定2024總統參選人,台中市議員有人高呼支持盧秀燕選總統,但盧秀燕直白的表示,她既不會選總統,也不會和他人搭配選副總統。也就是說,當盧秀燕決定「不做」某一件事情時,她可以很早就對外清楚表達;然而,如今問她是否參選黨主席,她卻從未對外表明「不選」,則她確實還有想選的意向。
不選黨主席的主因有三
盧秀燕最早傾向不參選黨主席的原因,綜合各項資訊來源分析,主要不外乎有三,一是盧秀燕總想以和為貴,不願意和過去頗有私交的朱立倫產生嫌隙、甚或造成國民黨的分裂。其次,擔任黨主席必須為國民黨負起主要募款責任,除了現時募款困難外,盧秀燕也不願意因為募款而欠下大筆人情,影響她在處置政事、人事的公正性。第三,一旦擔任黨主席,必須負起2026九合一選舉的成敗責任,面對民進黨以龐大國家行政資源綁選舉,2026會是一場艱難之戰。
不過,支持她參選黨主席的人士認為,盧秀燕已毫無懸念是國民黨2028總統人選,她擔任黨主席後,要為國民黨募款,應該不難。所謂「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主動捐款者多,自不用欠人情、影響公正處事。
就目前情況看,民進黨一再倒行逆施推動大罷免、將「中國」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以製造國內人民對立矛盾與不安,顯然處心積慮要將人民分化為二;而藍白合已在立法院展現實力,2024盧秀燕在台中又具有藍白合作的成功經驗,她一旦擔任國民黨主席,與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合作態勢與連結度,必然遠優於朱、柯擔任黨主席時的景況。只要藍白合作未受干擾與破壞,國民黨要贏得2026與2028的機會很高。
遇大事當斷則斷
於今,盧秀燕參選黨主席最擔心的一點,恐是國民黨的「人和」。終究,朱立倫久歷政壇,具有家族背景,他又一心緊抓著黨主席的位子不放,盧秀燕一旦決定參選,勢必與他造成嫌隙。不過,一位曾從政的國民黨資深人士認為,遇大事當斷則斷,盧秀燕應有智慧判別決斷。
3月初受邀參加一場主要由前黃復興黨部成員所成立的協會活動,現場私下場合親耳聽到一位曾任國民黨中央高層的人士說,朱立倫不下台,國民黨不會好。國民黨前黃復興黨部主委臧幼俠也一再強調,黨主席人選總要公大於私、不能私心太重;否則最終都會因私害公。
由於國民黨在第一階段反制民進黨罷免、所提出的罷免民進黨立委名單,竟然連一個都未通過初次送審,雖然後來有所補正,但已相當影響基層士氣,許多人認為朱立倫所帶領的國民黨中央難有作為或無所作為,一位國民黨地方人士甚至痛指,朱立倫幾乎是一半美國人、一半民進黨人。
一名曾參選國民黨地方市議員的人士則說,民眾黨柯文哲與黃國昌有能力吸引年輕人,而國民黨自民選總統以來,除馬英九首次選上總統之時,為何一直沒有一位黨主席具有吸引年輕人的魅力?但他接觸盧秀燕以來,卻發現很多年輕人喜歡盧秀燕的親和力。
身具吸引年經人與藍白合關鍵
綜合眾多支持盧秀燕的聲音,可以發現,朱立倫除了具有少數過去從政累積的人脈與資源外,眾多藍營基層與泛藍支持者,幾乎對他沒有好感,甚至深有反感。此外,從個人聲望、吸引年輕人的號召力來看,目前國民黨檯面上主要從政者,尚沒有一位可以勝過盧秀燕。
再從藍白合作、能夠推翻民進黨執政以來的惡政、劣政、甚至暴政的最主要關鍵者,就是盧秀燕。若國民黨持續由一再私心作祟的朱立倫擔任黨主席,或由一位不具有吸引年輕人的政治人物擔任黨主席,國民黨既無法引起台灣年輕人的重視,甚至可能因為輕視國民黨而影響年輕人的支持、造成藍白合作的阻礙。
值此抵抗民進黨惡政的關鍵時刻,提升國民黨聲譽、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與重視國民黨的執政能力,並更大範圍的團結整合泛藍與泛白的支持力量,許多人已將希望寄託於盧秀燕身上。
縱使參選國民黨主席過程及擔任黨主席之後,會有許多來自民進黨人及綠營側翼的挖坑陷害、與國民黨內一些因私利而阻擾的反對力道,但這也都是盧秀燕在從政之路上要更上層樓所必須克服的障礙。想想創立國民黨的孫中山先生,壯志未酬便在59歲過世,精神卻永留人世;現今擁有眾多泛藍、中間與青年民眾支持的盧秀燕,又有何所懼呢?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劉東皋,祖籍山東齊東縣,台灣高雄人,淡江大學統計系畢、朝陽科大企管研究所碩士、大葉大學管理研究所管理博士。曾任經濟日報、台灣日報、新新聞周刊、台灣醒報,並陸續在中部數家私立大學兼課。2014年創辦自媒體中報雜誌至今,持續關注台灣社會表面現象的背後實相,記錄當代台灣社會的思想所在。
最新政治新聞
-
國防部證實中國在東海實彈演習 發射範圍在禁航區而非台海周邊
(23 分鐘前) -
龍應台投書《紐時》直言「台灣所剩時間不多」 川習一旦合作可能棄台
(23 分鐘前) -
2025城鎮韌性演習 國防部:4月起北市等11縣市舉行
(27 分鐘前) -
花蓮議長表態罷傅!她曝「這1勢力」才重要
(28 分鐘前) -
國防部發布監控共軍影片 強調捍衛主權決心不變
(44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