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緯情》中美貿易戰下的北京暗巷回憶:我在秀水街買過A貨包
秀水街的變遷,從市井文化的代表走向制度管理下的調整,恰好映照出中國消費市場,從價格導向走向品質導向的轉型過程。這段歷史提醒我們,打擊仿冒的根本之道不只是政策和關稅,更在於提高自身產業的附加價值與品牌信任。(圖/取自網路)
作者/倪國緯
川普政府掀起的對等關稅貿易戰,讓中美關係緊張升溫。美國對中國大陸進口產品祭出懲罰性關稅,在原本25%的基礎上再加徵34%,總稅率高達59%。美方宣稱,這是為了打擊不公平貿易與仿冒品橫行。然而,這場關稅對抗的背後,除了宏觀的經濟政策,也牽動著深層的消費心理——究竟是什麼讓美國對中國商品如此忌憚?這個問題,不禁讓我想起當年在北京親歷的「秀水街傳奇」。
秀水街的傳奇:仿冒品的天堂
秀水街起初只是北京東城區一條狹窄巷弄,攤販擁擠、貨品琳瑯滿目,從服飾、皮件到手錶,應有盡有,尤以各式奢侈品牌的仿冒品聞名於世。後來為整頓市容、壓制假貨,政府興建了一棟新式大樓,並將原來的攤販全數遷入,這棟建築也直接以「秀水街」命名。表面升級為現代化商場,實則只是把舊日的仿冒風氣,搬進更隱密的空間裡繼續延燒。
「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告示牌
走進大樓,每家店門口幾乎都貼有北京市工商局的公告,上頭嚴正標明不得販售LV、Hermes、Chanel、Versace等仿冒品。乍看之下,令人感到法令嚴明;但對於老主顧來說,這樣的公告反而是一種默契的「暗號」——越禁止,越代表裡頭暗藏玄機。告示就像一盞指路燈,指引你通往真正的「寶庫」。
躲避追查的秘密交易
工商局時有巡查,店面表面擺設的往往是些普通品牌或國產貨。想買A貨,得靠一點眼色與默契。一走進店內,裝作不經意地打量商品,再假裝不滿意、欲言又止,店員便會心一笑,壓低聲音問你:「想看點特別的嗎?」確認你不是前來巡查的工商局人員後,她會從櫃檯抽屜拿出幾款高仿精品,或直接領你走進後方的密室。
有次我和朋友在選貨時面露難色,店員低聲問:「還要更好的嗎?」我們點頭,她立刻帶我們穿越彎曲走廊、下樓梯,走入地下停車場,在某輛汽車的後車廂中取出大量包包與衣物。也才發現許多車子的後方總有人在圍觀,我們才知道:真正的A級仿品,藏在更深層的世界裡。
激烈的殺價攻防戰
選貨有趣,殺價更是精采。店員開價常高得離譜:「這些共1000元。」老手知道,這只是開場白,真正的價格要從兩折談起。「150元。」我們淡定回應。從這刻起,就是一場心理攻防戰,每一句對話都藏著試探與試算。價格拉鋸之間,最終成交多落在200至250元之間。若對方不肯讓步,那就轉身離開,反正秀水街裡永遠不缺「下一家」。
曾有位台灣朋友初訪北京,只是想體驗市集文化,沒想到一腳踏進秀水街便無法自拔。接下來幾天,他天天光顧,買得不多,卻對那場場殺價戲碼樂此不疲。他說:「在台灣,殺到七折都覺得對商家不好意思,這裡居然可以一路殺到兩折,太過癮了!」
多國語言的「國際級」店員
秀水街的店員才藝雙全,最令人佩服的,是他們驚人的語言能力。外國人一踏進,店員立刻用英語迎接;若對方不回應,就改說德語、法語、俄語接連上陣。亞洲面孔則改用日語、韓語、甚至廣東話搭話。他們能說七、八種語言,切換之流暢,讓人忍不住想問:這樣的語言天賦,怎麼沒去聯合國上班?
還有不少外國顧客一來秀水街就直奔地下一層,先買個仿冒旅行箱,接著一層層往上掃貨,買的包包、衣服全塞進新箱子裡。熟識的店員透露,這些人大多是批貨客,回國後將A貨當正品販售。原來,假貨買氣之旺,不分國界,愛冒充的不只是某些消費者,還有全球化的商業行為。
店員告訴我的生意經
經常光顧之後,與店員混熟,才漸漸聽到他們口中的「行規」。每天早上第一單被視為「開門紅」,只要順利成交,就象徵當天生意旺盛,接下來的生意源源不絕,所以價格自然願意鬆動。相反地,到了下午三、四點,一旦達到老闆規定的銷售目標,店員也會更放手讓價,爭取更多銷量來增加自己的提成。精明的顧客,總能掌握這些「黃金時段」。
秀水街的轉折與啟示
多年後回首,秀水街是否依然販售A貨,我已無從得知。然而,中國大陸消費市場的巨變卻是不爭的事實。當年為了便宜購買仿冒品的人,今天已成為願意為正品買單的新中產階級;昔日藏在地下的交易,如今轉化為大規模合法市場。中國也逐漸從「仿製大國」走向「品牌輸出者」,這場轉型,正是對全球經濟秩序的重寫。
秀水街的變遷,從市井文化的代表走向制度管理下的調整,恰好映照出中國消費市場,從價格導向走向品質導向的轉型過程。這段歷史提醒我們,打擊仿冒的根本之道不只是政策和關稅,更在於提高自身產業的附加價值與品牌信任。
從秀水街的故事回望今日的中美貿易摩擦,我們可以更深刻理解,真正影響全球市場的,並非單純的關稅或政策,而是背後的價值觀轉變——從仿冒到正品,從價格競爭到品牌信任。這些轉變提醒我們,唯有腳踏實地、持續提升產品品質與文化內涵,才能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站穩腳步,也為未來留下更穩固的根基。
倪國緯,台灣出生長大,畢業於中興法商(現為台北大學),後赴美國雪城大學攻讀碩士,並在大陸北京大學攻讀博士。其父親1949年從昆明離開大陸,而兩個孩子卻在昆明出生,再加上他娶了一位大陸妻子,這段奇緣讓他對大陸的發展格外關注。在北京工作十餘年,先在兩岸合資公司,後來到大陸公司工作,與大陸員工相處融洽,深入了解他們的想法,對大陸的發展和百姓的生活有著獨特的見解和深刻的理解。倪國緯將藉由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向大家介紹大陸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促進兩岸交流和理解。
最新政治新聞
-
-
賴總統台灣祭獻聲遭藍白批 周春米:勿顛倒時空
(1 小時前) -
苗檢跨部門平台會議 深化戒癮治療制度
(1 小時前) -
車手「缺工」金門尋 良心不安自首查獲檢方起訴
(1 小時前) -
高關稅衝擊!裁員超過10人未通報最高罰50萬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