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1°
( 23° / 18° )
氣象
2025-04-06 | 優傳媒

雄哥小唱》數位言論自由日:告別「臉書」、迎接「萬象」


雄哥小唱》數位言論自由日:告別「臉書」、迎接「萬象」

值此「言論自由日」,數位言論自由經過5年的輾轉追尋,終於必須進入長期低效但將堅持不懈的人民社會運動。(圖/取自網路)

作者/吳統雄為新聞公共服務金鼎獎得主、台灣民調創始人。彭百顯為前民進黨獲評立法委員第一名、南投縣長

臉書已經成為一個賺飽吃肥而無可救藥的平台:在當前可疑的流量數字掩蓋下,拋棄媒體最起碼的社會責任、充斥詐騙廣告與貼文;壓制言論自由、圍堵資訊流通、超越法律逕行實施各種處罰,又對明顯多帳號的網軍群視而不見;積極建造非理性同溫層、促進兩極仇恨,言行不一剝奪社團自治;堅拒與使用者共同成長,排斥善意的溝通,對並沒有太困難的機器人管理機制,毫無改善熱情。

由呂秀蓮副總統、江宜樺院長共同原始倡議的臉書「全彩論壇」,最卑微的行動,就是先從告別「非死不可(臉書)」、遷往「萬象平台(Mastodon)」開始。

另外,唐風在坊間長期被指為控制數位言論自由的地下總司令,但經5年的各種溝通努力,我們發現可能給他錯戴了黑帽子,無法排除的真正黑手可能是接受境外金錢,意圖復辟毛澤東式統治的沈伯洋。

臉書不付創意成本 反向創意人收費

過去4年言論自由日,本專欄先後發表《唐鳳、全彩、臉書與網路言論自由》、《網路言論自由應共同成長而非對抗》《數位言論自由的3共識與2前瞻》與《數位言論自由─立法公聽會起步了》4 文,報告了小市民在數位世界中的困境,與嘗試突破困境的努力。

言論自由是憲法所保障人民最基本的權力,平台是否能夠不經由司法程序,主觀的限制特定言論,甚至處罰使用者者?國內原來最多人採用的臉書在2016年後逐步擴大監控導流。且為了賺錢不擇手段,第一是向貢獻者要錢,貼文者本來是無償替臉書創造流量,讓臉書無創意成本、輕鬆賺廣告費。但臉書後來改成向貼文者要求廣告費,否則就限流限閱。10年前,黃士修的文章轟傳,結果現在要變成買廣告才給看。吳統雄個人文章的點閱指標,10年來逐步降到2%。吳統雄同樣1篇專欄,在臉書上點閱的,甚至不到正規網路媒體的千分之4。

這是一個全球性的現象,吳統雄10年前加閱了各國不少有分眾趣味的個人臉書或社團,這些經營者免費提供各種服務或資料歸納,只是看到有1、2千人以上用得到,有種心理安慰而已。但當前在「動態時報」上根本看不到,點閱指標急降到個位數,現在幾乎全部都凍結或解散了。

臉書劍橋醜聞實例 已成詐騙中心

第二、從「劍橋醜聞」實例可知,臉書會與特定利益集團結合,以不正當的手段獲得大量金錢。2016年後,臉書多次鎖定特定顏色社團,大舉砍伐。在2015年前,社團經由臉書串聯尚有可能,現在則完全動彈不得。這背後是否同樣存在不當交易,應由臉書公開說明。

臉書賣詐騙廣告已到飢不擇食的階段,天天充斥名人賣虛幣、賣股票、假冒人名與頭像的廣告。這些人太有名了,臉書不可能不知道,但只要有錢,完全沒有媒體社會責任。

「全彩」論壇原來參與率超過80%,可能是全球最高之一。現在被降到18%,可能還是台灣最高之一。許多「兩極極端同溫層」社團,人數很多,但參與率有限。吳統雄瞭解許多社團,只剩下管理員與版主,真實參與率低於0.1%。

而個人臉書更慘,吳統雄從66% 直降到現在的 0.2%(公共事務)~2%(非公共事務之論述)~8%(生活小事)。吳統雄過去喜歡看的國內外個人臉書,尤其具服務性的、啟發性的,很多都關了。剩下賣貨的、賣春的、賣…的。

臉書傳播率極低 假人假數據充斥

臉書的以上措施,不僅使得熱心投入者退出,同時創造了大量兩極同溫層與仇恨團體,與大量網軍。

從社團管理的實務記錄可知,近2年申請加入社團者,有高達2/3 者,其個人臉書上並無真人存在的資訊,或是就其相同貼文勾稽,是多帳號的分身。

臉書在伺服器端,可以輕易篩選出這類網軍或自網軍,但為了填補真人離開的數字,坐視假人假數據充斥。

臉書超越法律處罰 復辟封建連坐

我們必須面對,網路上有大量不實訊息,必須處理。

真正有公民素質的個人或社團,不願意被假訊息污染,更有自治的理念。

但臉書的強制處罰,過於泛濫,連老闆朱克伯日前也承認,他只承認說有一小部分,但我們就管理社團的實務經驗可知,臉書的不當處罰超過一半。

臉書管理頁,有一個「名實不符」的欄位:「社團狀態」,實際上是臉書直接刪除的處罰通知,卻不告知刪除的具體事實是什麼。

「全彩」主張貼文不得違法,但司法評議的基礎,是必須依據事實、公開審理。

臉書明示管理員對貼文人必須「採取行動」。「全彩」已向臉書提問超過2百次,這些處罰的依據與明確意義,臉書從未回復。

事實查核機構 良莠差距很大

臉書後來宣稱與各「事實查核機構」合作,我們發現,個人工作坊式的小型查核機構還比較認真,也有區分「錯誤」與「易誤解」的不同。但大型機構,最近我們才知道是收受大量「境外金援」的組織,不僅人事與黨國有密切關係,其結論只有「錯誤」與「部分錯誤」,而「部分錯誤」不就是「部分正確」嗎?卻一樣要被處罰,而且不時出現以細節否定主體。

這個大型機構,在與公共事務無關的查核上,尚稱持平。但涉及公共事務,便會出現以評論代替事實,甚至還有偽造事實,去誣指他人的事例。我們曾經正式發函給該機構,請求拜訪報告我們的疑問,結果被拒絕。

臉書在名義上,給了社團極小的自治權。臉書經常直接刪文砍人,管理員根本不知道。而有一小部分,會交付管理員審查,但在通知上直接標明,如果不照臉書明示的刪文砍人,就會對社團全體與管理員實施封建時代的「連坐處罰」。

全彩:呂秀蓮、江宜樺正派共同實驗

「全彩論壇」創辦起便基於「自律優先」的實驗。

「全彩」是2015年,民進黨的呂秀蓮副總統想要在臉書上建立一個溝通管道,請我幫忙規畫並設置一個社團。而恰巧國民黨的江宜樺院長也剛卸下重責,也想嘗試透過網路以不同方式服務人民,而找我諮詢。

我建議:兩位都是各黨的正派領導人,人民的福祉、國家的前途,就在於求同存異,何不共同經營一個跨黨派的社團,名稱就叫「全彩」。

「全彩」第一個活動,就是促成呂秀蓮副總統與張善政院長發出共同建言:「不是挺管、是挺法治」,不僅解決了當時朝野的困局,兩位拋開黨派對抗,共同遵守法治的暮鼓晨鐘,在史上應迴盪不絕!(請參見本專欄《呂秀蓮與張善政─藍綠包容全彩時代的開始?)

全彩:呂秀蓮、張善政 跨黨派「挺法治」

「言論自由」有兩種,第一種是這個政府根據鄭南榕的定義,還成立了「言論自由日」,就是「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但民進黨團卻強調「言論自由不是沒有邊界的, 它必須『嚴格的審查』」,其真實心態即合自己意的就是「百分之百的自由」!不合己意的就有「必須『嚴格的審查』」?和全球獨裁者有何不同?

而「全彩」定義的言論自由,是不違法的自由,只要不主張反人類、故意作假與漫罵插標籤(針對個人而違反刑民法律)…,其他都是言論自由。

全彩:自律優先 嚴謹保護自由與安全

「全彩」同時實驗現代司法準則、有可預測性的評議,與「3振9勸制」,若被檢舉與評議有違法之虞,先向貼文人提出正確資訊,勸導他自主刪除或更正。如果3次勸導都不聽,才留下1次違規記錄;若違規3次,則會被停權6個月。

所有評議,都有評議書,並集成「評議總表」,以求公評。

「全彩」2015年1月23日成立,至今11年總共才有11位壇友被停權,這與當前各社團隨便刪文砍人的風氣,迥然不同。

這個數字反映了「全彩」對言論自由的落實保護,也可印證,基於良知與善意的管理,對於促成自律文化,還是可能產生一定效果。

認知正派、行為一致 官民可以一起改革

「全彩」基於共同成長理念,先擬邀請臉書溝通,除非平台本身不能自律自制,也只能依法律上的規範逐步推動:邀請行政介入、邀請立法公聽與創制相關法律、以及最迫不得已的號召轉移平台社會運動。

2020年,彭百顯、吳統雄與各界代表,與唐鳳舉行「全彩網路言論自由對話」,取得「3共識」,內容如下:

1、「言論自由、資訊流通、自律優先、平台安全」應四項並重,必要時,其優先順序應如上。

2、「臉書(包括其他平台)有演算法不透明」的事實,亦即排序、曝光、外力介入與處罰不透明。

3、臉書與各查核機構認為有疑義的貼文,可以「#標籤」提示,由使用者決定如何處置。而非由不具司法權的機構處罰。

這個共識證明,只要各方認知正派、行為一致,官民是可以一起改革社會的,唯有權力者不願實施一致政策,意圖集權控制。

林國成、彭百顯、鍾琴、蘇進強、吳統雄效法歐盟數位法

2021年,與臉書地方溝通一年無回應,唐鳳改介紹與臉書中央連絡。

2022年,與臉書中央溝通一年,雖有回應,仍迴避對話,且衍生出「數位消費者」議題,必須請公權力介入。

2023年,數位部成立。依組織法,此案為數位部職責,卻交由NCC 執行。鍾琴加入籌備「數位言論自由論壇」,舉辦與 NCC 對談記者會,NCC 書面回應,避重就輕,再衍生出數位言論自由與國安議題。

2024年,彭百顯、鍾琴、蘇進強、吳統雄與各界正式組成「數位言論自由論壇」,獲得立法委員林國成的支持,推動立法院公聽會。

彭百顯、鍾琴、蘇進強分別在民進黨、國民黨、民眾黨中曾經擔任領導人或有重大貢獻,吳統雄為終身老黨外,曾獲3黨的黨中央邀請提供諮詢。

林國成委員也擬邀請跨黨的正派委員共同召開,「數位言論自由立法公聽會」期望能成為不分黨派,示範如何凝聚「全彩共識」的議題。參照歐盟已經實施的「數位法」新觀念,發展數位時代新制度,作為對賴清德政府的獻禮。

不料,當前政權隨即對民眾黨魁柯文哲,展開驚人羅織,在這種亂局之下,創制《數位法》保障數位言論自由與規範各種數位行為的討論,與建立制度的機會,又遙遙無期了。

以我們的規畫,來到最後的公民自覺運動了。

這幾年,掛各種「民團」名義的運動很多,民進黨對這些運動的支持方式,柯建銘公開講:「這是營業秘密!」加上其他已揭示的投資事件,社會運動要出場就轟動,是必須建築在巨額金錢上的。當然,比建築在戰爭的大量殺人上還是比較好。

「零元社團」效果很低、耗時很長、堅持不懈

「全彩」創辦時,呂副總統舉辦過一次活動,江院長舉辦過兩次活動,都是由呂辦、江辦直接支付,沒有經過論壇,後來兩位均因故退出了。所以「全彩」再辦的都是「零元活動」,最多是由幾位核心熱心人士請喝個咖啡。

「零元社團」能夠做的,就是理念傳達,效果很低、耗時很長,但我們堅持不懈。

「全彩」現在能做的,就是脫離臉書的言論桎梏。

經過研究與測試,「全彩」決定遷往 Mastodon 萬象平台(又稱長毛象)。

值得一試的理由:

Mastodon 自由開源專案,是去中心化的論壇服務。亦即不是唯利是圖,也沒有中央集權。

可選擇任何分邦星系(instance,直譯為實例)註冊,但等同加入 Mastodon 聯邦宇宙,可與其他分邦星系連結。

內建中文語系,官方提供網頁版、iOS 和 Android 應用程式免費下載。

保障言論自由 遷往萬象平台

希望能夠在Mastodon 萬象平台再擴大實施「全彩」實驗,且不受中央集權的過度控制。

願意加入萬象平台的讀者,請按以下連結:

https://mastodon.social/invite/sZdn4Agw

加入後,有簡單的3個登入步驟,會有畫面說明。預設可能是英文介面,按「工具圖示」,第一個選項就可以改成中文。

----

參考連結

●「全彩」評議記錄表,也是公民文化素養的實驗集成公告。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H00zka9mhyocV2nrrVVQsRQh4PoJoeUKmrmLo17XCSo/edit?fbclid=IwZXh0bgNhZW0CMTEAAR3-2D9NalYZKYi-1Np4SuUQODQaEzlqplNOwwDla7F-U_DQBsN5epii8Mo_aem_AYYhl_1Bru_Q1nAPly4ZU0SRuNz-SNAinZcPTXHPLE8gm2ihXFrEiFuwuaWgBM59lscXCT_rYmgt0zl3xKk1vhj0#gid=0


雄哥小唱》數位言論自由日:告別「臉書」、迎接「萬象」

吳統雄,臺灣民調創始人。世新大學資管系創系主任,曾任教於台清交與美國喬治亞理工等,是喬治亞理工Adoption Modeling 研究團隊首席。歷任聯合報系資訊中心副主任、神通機構高階主管、日商科技公司總經理,因創辦電腦統計民意調查而獲得國家金鼎獎。他是第一代民歌手,擔任過廣電主持人,發表過唱片,是資深公共評論人。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