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吉問牛》賴總統,請以梅克爾為師!
今日,當美國總統川普善變、蠻橫的作風襲捲全球之際;昔日,梅克爾講理、親民的領導風格愈益令人尊敬。賴總統未來三年的治國應多以梅克爾為師!(圖/取自網路)
作者/黃丙喜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一段「賴清德希特勒化」之說,因語意失之嚴謹,引來德國、歐盟和以色列等在台機構的指責;然而,民進黨不必見獵心喜,加碼出征,賴總統也應多跟德國前總理梅克爾學習--如何經由聯合政府帶領國家走出政治紛擾、經濟低迷和社會對立的困境。
賴政府最近在司法檢調對在野黨的選擇性辦案,被朱立倫指責就是在做希特勒做的事。此一諷刺即或如德國在台協會聲明的「當今的台灣絕不能與納粹主義下的暴政相提並論;制度上無法也不應被比擬為納粹政權所使用的恐怖工具。」但賴清德漠視立法院是最高民意機關的憲法定位,也忽視憲法增修條文第三條規定,有關行政院所提法律案、預算案和條約案覆議,遭立法院多數決維持原案後,行政院長應即接受,卻是不爭的事實。
回顧二戰時,德國希特勒、義大利墨索里尼假藉民主,動用司法消滅在野黨,變成獨裁者,此一說法應該符合歴史事實。朱立倫說:「民主政治會出現法西斯,法西斯會終結民主政治,並導致對人權的踐踏和對社會的摧殘。」此一歴史啓示豈不容討論?
希特勒利用1930年的全球經濟大蕭條所引發的社會不滿情緒,先在國會選舉中讓納粹黨成為最大黨,進而逼迫總統與國會單向擴大總理職權。此一獨裁作為豈是當今民主政治可以遺忘的歷史警惕!朱立倫擔憂賴清德經由立法院大罷免來弱化國會監督,不失其做為最大在野黨主席應有的政治良知。
1933年2月,國會大廈發生縱火案,希特勒藉機推動《國會縱火法令》,限制公民自由;3月,通過《授權法案》,無需國會批准即可立法。1934年6月,借「長刀之夜」,清除黨內異己,擴大集權;8月,總統興登堡去世,合併總統與總理職位,自稱「元首」,正式成為獨裁者。
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起草人愛蓮娜.羅斯說:「民主、自由、人權對於世人來說,代表著某種特殊的定義。我們絕不能容許任何國家改變這些字眼,讓它成為壓迫與獨裁的同義詞。」台灣今日民主、自由和人權的成果當然不容許賴總統或任何政治人物改變它的定義。
《獨裁者的進化》聚焦於威權政體與人民之間的鬥爭,,作者道布森總結阿拉伯之春等各國的街頭運動,歸納出來收編、分化與假民主是21世紀獨裁者慣用的集權手段。台灣的媒體和校園近年愈來愈有被黨政軍不當侵入的現象,歐盟等在台機構不妨有空去深入了解。
梅克爾曾在2009年歐債危機因堅持歐元撙節計劃,而被當時的希臘、西班牙等歐豬五國諷刺為希特勒行徑。防範民主制度被極權化首在建立堅固的法律與制度防線,並培養公民的高度警覺意識。維護法治與制衡機制方面,獨立司法、新聞自由和國會制衡,缺一不可。至於提高公民警覺,培養大眾對民主制度的理解,避免政治煽動左右選民;學習歷史獨裁案例,認識民主崩壞的風險,也是重點。
歷史一再證明,民主制度不是自動安全的。梅克爾擔任德國總理16年期間,她透過民主價值、經濟穩定與國際合作,成功塑造現代德國的開明形象。防止被別人諷刺,最好的方法就是拿出不是希特勒的行動,賴總統應予借鏡。
1. 強化民主與法治:梅克爾強調法治與憲政,確保政府運作透明,避免極權主義復辟。她支持新聞自由,確保媒體能夠監督政府,防止司法濫權。
2. 推動經濟穩定與社會改革:
她延續前任總理施若德的勞動市場改革,提昇德國經濟競爭力,並推動社會福利政策,擴大托兒服務與家庭補助,確保社會穩定。
3. 國際合作與歐洲整合:她積極推動歐盟合作,確保德國在國際舞台扮演穩定角色。在難民危機中展現人道立場,接納大量難民,強調德國的開放與包容。
4. 歷史反思與公民教育:她支持歷史教育,確保德國人民記住納粹時期的教訓,避免重蹈覆轍,並多次公開反對極端民族主義,確保德國不再走向極權。
今日,當美國總統川普善變、蠻橫的作風襲捲全球之際;昔日,梅克爾講理、親民的領導風格愈益令人尊敬。賴總統未來三年的治國應多以梅克爾為師!

黃丙喜,筆耕公共政策三十年,期許為國泰民安增動力,為社會公義添喉舌。
出身新聞媒體,而後轉任台灣大型和跨國企業,赴美獲管理學博士,先後在南洋理工大學、芬蘭厄爾托大學和台灣科技大學教授IMBA和EMBA學程,並任國發會、經濟部、衛福部等政府機構專案顧問,負責政策前瞻、國會溝通和危機管理。
最新政治新聞
-
《核管法》三讀通過 行政院:核三廠2號機無延役規劃
(4 小時前) -
《核管法》三讀延長核電場年限 周春米批:對屏東未來的踐踏
(4 小時前) -
兩友邦官員出席中拉論壇 外交部:並非代表政府出席
(4 小時前) -
蔡英文訪丹麥國會 友台小組議員展現挺台熱情
(4 小時前) -
罷免志工自清!活動中遇1事全錄影「退錢」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