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孫侃時政》三國樊城之戰 與 當代風城之戰
守住新竹市就能守住全台灣,而柯建銘就是民進黨的「破口」,因此打贏風城之戰是最容易的。由於新竹市民具有高素質和高所得的特性,不易受到邪惡的蠱惑。「下架柯建銘」守護全台灣就從新竹市做起。(圖/取自網路)
作者/孫恭正
「樊城之戰」是三國時期一場重要戰役,戰爭規模雖比不上「官渡」、「赤壁」和「夷陵」三大戰役,但影響卻極其重大。由於樊城之戰不僅關羽喪命,也促使張飛被部下殺害,更導致夷陵之戰慘敗後劉備命喪白帝城。而更嚴重的是丟失荊州,讓諸葛亮只能從祁山出兵北伐,最終因後勤補給跟不上以致功敗垂成,連諸葛亮也積勞成疾,命喪五丈原。
「三國演義」說關羽是「大意失荊州」,但事實卻並不是如此。當時的戰況是關羽過於「輕敵」,呂蒙詐病陸遜上任後給關羽一封信,自稱「一介書生」,一頓彩虹馬屁把關羽哄得飄飄然,將兵力全部抽調圍攻樊城。呂蒙趁關羽後方空虛,率領士兵「白衣渡江」,輕輕鬆鬆佔據了江陵,關羽被迫敗走麥城,最後死於潘璋的手下馬忠之手。
除了輕敵,關羽也失了人心。關羽出征樊城前,因為一點小事放話回來後要收拾糜芳和士仁,因此當東吳兵臨城下時,留守的糜芳和士仁毫不猶豫就投降了。按說關羽不該如此對待糜芳,因為糜芳是糜竺的弟弟,糜夫人的哥哥,糜竺是劉備最大的金主,糜夫人更是劉備患難與共的妾室。但關羽這位蜀漢「二當家」目空一切,他可不管這麼多,荊州丟得這麼快,關羽要負最大的責任。
當時的荊州,曹魏掌控了襄陽和樊城,蜀漢統管了南郡、零陵和武陵,東吳控制了江夏、桂陽和長沙,荊州儼然是一個小三國。誰拿下了荊州,誰就可以威脅另外兩方勢力,因此荊州是「兵家必爭之地」。劉備「借荊州」死賴著不還,也是因為「隆中對」訂下的國策就是如此。
時光飛逝,西元219年發生的荊州爭奪戰,類似的場景在2025年的台灣又發生了,這次的地點是新竹市,三國變成了三黨,主角換成了高虹安、鄭正鈐和柯建銘,戰役的名稱叫做「惡罷之戰」。
自從蔡仁堅垮台後,民進黨在新竹市的掌門人就成了柯建銘。但柯建銘的形象太差,不敢接受民意考驗,因此柯建銘只敢躲在不分區的安全名單內,當他的「萬年總召」。柯建銘派出子弟兵林智堅當選新竹市長,正所謂「朽木不可雕也」,林智堅不但把棒球場當作「廢棄物掩埋場」,讓職棒球員受傷,自己也因為論文抄襲,被撤銷雙碩士學位。受到林智堅引發的「蝴蝶效應」影響,民進黨2022九合一選舉以慘敗收場。新竹市最重要的兩個民選職務,市長由民眾黨高虹安當選,立委則是國民黨鄭正鈐勝出。綠營在新竹市一蹶不振,柯建銘和林智堅堪稱罪魁禍首。
柯建銘是「寧教我負新竹人,休教新竹人負我」,因此司法追殺找上了高虹安,讓新竹市只有代理市長,真正的民選市長卻無法履行職務。而柯建銘提出這次的「大惡罷之戰」,自然也是想拉下鄭正鈐和高虹安,讓新竹市重回他的掌控中。簡而言之,新竹市的雙罷之戰,和勞民傷財的全台大惡罷,都只是為了滿足柯建銘的私慾而已。
根據《遠見》2025政治人物好感度調查,柯建銘敬陪末座。他可以說是新竹市的一顆「毒瘤」,讓新竹人丟臉。他本人也知道自己的形象不佳,所以「破罐子破摔」完全不在乎了。近日他更口出狂言,說「大罷免是和川普合作」,這句話的意思是告訴我們美國干預台灣的內政嗎?抑或是坦白民進黨甘為川普的走狗呢?對於柯建銘的語無倫次,不知新竹鄉親做何感想?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表示,台灣的主流民意反對大罷免。游盈隆並指出大罷免是民進黨支持者對國民黨的「準飽和攻擊」。對柯建銘而言,他要的就是將新竹市重新納入囊中,繼續從新竹市獲取養分。因此大罷免的關鍵就在於新竹市能否守住「雙罷」。
柯建銘若「雙罷」成功,這個全台灣好感度最低的政治人物,就能重振雄風,繼續胡言亂語禍國殃民。而雙罷一旦失敗,就等於宣告柯建銘的政治生涯結束,以後台灣的政治環境將清爽不少。「風城之戰」如同「樊城之戰」,規模雖小卻事關重大,不僅影響新竹市民的權益,更牽動了2026縣市長選舉與2028的總統大選。
要剷除台灣的毒瘤,就從新竹市開始。新竹市贏就能帶動起全台灣的風潮,如何激起反罷民眾走進投票所投下反對票,是高虹安和鄭正鈐所面臨的考驗。守住新竹市就能守住全台灣,而柯建銘就是民進黨的「破口」,因此打贏風城之戰是最容易的。由於新竹市民具有高素質和高所得的特性,不易受到邪惡的蠱惑。「下架柯建銘」守護全台灣就從新竹市做起。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
孫恭正,退伍軍人,東吳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曾任證券專業經理人,北京中律縱橫副總經理,教師。
最新政治新聞
-
-
世壯運17日進行開幕儀式 總統賴清德確認不出席
(6 分鐘前) -
藝人涉躲兵役 內政部:體位區分標準將全面修正
(26 分鐘前) -
鯤鵬會借校園統戰 內政部曝這條件未改解散
(29 分鐘前) -
海峽論壇6月登場 陸委會:禁止在台辦理
(30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