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提醒大專院校「與中國交流存風險意識」 期許不遺漏任何孩子

總統賴清德今天(20日)上午出席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期勉台灣的高等教育落實教育平權,他也在會議中提出4點期望,包括「民主是台灣資產」、「各大專校院提升競爭力」、「學生跨越國界與學科的界線」,以及「不遺漏任何孩子」;賴清德也特別提醒各大專校院跟中國進行交流時,要具備風險意識。
賴清德在會中表示,臺灣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及學術自由,不僅是珍貴的資產,更帶領台灣持續走向全世界,面對中國的統戰、滲透、文攻武嚇,他也於總統府特別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不僅應對平時防救災,也是為提升全民防衛國家意識。
賴清德也特別提到。期盼各大專校院跟中國進行交流時,能存有風險意識,一起保護國家核心關鍵技術和科研成果,共同守護民主,以及維護臺灣國際競爭力和國家安全。
面對全球高度競爭挑戰,賴清德承諾不僅政府會加快腳步,對應未來發展的趨勢,並大刀闊斧進行改革,而各大專校院也須不斷提升競爭力。政府推動「高教深耕計畫」,現已進入第二期,一方面提升大學品質,促進高教多元發展;另一方面協助大學追求國際一流地位、發展研究中心。
「我們要用教育為孩子裝上飛向夢想的翅膀」,賴清德指出,面對新時代挑戰,高等教育必須持續為國家培育新時代人才,個個都有新視野、新思維、新做法,無論是前瞻未來、智慧永續,或競逐太空、探索海洋,甚至是立足臺灣、走向世界,也都充滿信心。
他期許教育部及各位校長努力突破高教體系結構性限制,大膽提出各種高等教育發展可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跨越國界與學科的界線,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方法;賴清德提到,他上任後推動「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就是為了支持孩子勇敢追求夢想,能夠走出國交流學習,拓展國際視野,不僅僅圓個人夢想,國家也因而偉大。
賴清德也直言,台灣的高等教育不應遺漏任何一個孩子,特別是家境困難或身處偏鄉者,教育部應妥善運用資源,讓所有學生無論經濟條件或身在何方,都能獲得相同的發展機會,落實教育平權是政府永不放棄的目標。
此外,教育部也應多管齊下,協助各大專校院,無論是公立或私立、城市或偏鄉,還是高教或技職教育,都能夠協同發展,實現教育資源公平配置,並培育跨領域人才。賴清德補充,他所推動的縮短公私立大專學雜費差距、提高經濟弱勢學生補助、放寬緩繳學貸本息門檻、鼓勵公立大學增加優先入學名額給弱勢學生,都是為了落實教育平權。
教育部長鄭英耀、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理事長陳文章、國立科技大學校院協會理事長顏家鈺、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何明果、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葛自祥,及專科學校教育聯盟理事長黃柏翔等亦出席會議。(責任編輯:呂品逸)
(延伸閱讀:「這3所大學」遭點名隸屬中國統戰部 教育部:禁止交流、不再採認學歷)
最新政治新聞
-
-
回嗆陳玉珍「丟掉那隻要飯的碗」 饒舌歌手:我就是來要飯的
(41 分鐘前) -
哈利法克斯論壇落幕 林佳龍:感謝分享台灣故事
(41 分鐘前) -
羅文嘉批中方與我交流常出爾反爾 證實海基會副祕在苗栗約晤鄂台辦主任
(54 分鐘前) -
彰化228受難者林才壽辭世享壽100歲 親友不捨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