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城市貢獻獎助京華城獲容獎 林洲民:魚目混珠太荒謬

台北地院審理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京華城案,今(22日)以證人身份傳喚柯文哲任內第一任都市發展局局長林洲民。林洲民表示,北市府以「韌性城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等形容詞增加容積率獎勵,是在「魚目混珠」,不可能這樣通過。
北院今天提審柯文哲、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同時傳喚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前北市都發局長黃景茂出庭。合議庭另以證人身分傳喚林洲民到庭,由檢辯交互詰問。
檢方詰問林洲民,林稱在柯文哲任內,自己都透過晨會、備忘錄方式向柯文哲報告。2021年京華城原建築物被拆除後,根據1991年允建樓地板面積為120,284平方公尺,換算容積率為678%,經監察院糾正後,市府核定的容積率為560%,但威京集團要求保障120,28平方公尺的樓地板面積,2018年他還在都發局時,就有接到威京的陳情案。
林洲民表示,京華城若以《都市更新條例》辦理,可續用當年樓地板面積,但京華城拆除時,距離使用年限還有10年,不適用《都更條例》。林洲民提到,地主可以自提都計方案,市府也確有前例,但必須有非常完整的計畫,不過「京華城案我沒看到那一本。」
林洲民說,他卸職後看到北市府以「類都更」方案,用韌性城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等詞取代綠建築、耐震設計標章等認證,以獎勵項目為由增加京華城容積率,「這是不對的」。他表示,那些只是形容詞,而非專業名詞,容積率每1平方公尺都要計算清楚,「這是在魚目混珠」。他說,他個人無法接受市府最終以空泛的理由給予容積率獎勵。
林洲民提到,都發局是1000多人的局處,政策不是他一人能夠決定。去年9月他接受地檢署偵訊,檢察官提供他離開後的市府相關公文,見到各科室同仁都是認為「不可以」,稱「我不知道市府怎麼會通過」,認為不該同意提高容積率。
檢方詢問2017年4月26日的「居住正義」論壇有討論到京華城案,當天柯文哲說「京華城一放手就差100億」,柯為何知道價差?林洲民則回應,他不清楚柯如何知道,但560%與678%的容積率差距很大「任何人都應該會知道吧!」
檢方上午詰問後,將由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前都發局長黃景茂的律師詰問林洲民。 (責任編輯:殷偵維)
(熱門點閱:「胖周瑜」已成往事!鄭文燦出庭被讚又瘦又帥 曝狂練核心肌群三高都沒了)
最新政治新聞
-
逾半數國人活動量未達標 賴清德健康委員會推4大策略促全民運動
(32 分鐘前) -
美議員關切飯店稱中國台灣 林佳龍:嚴正因應不當標示
(42 分鐘前) -
傳興達電廠「偷開」3、4號機組運轉 台電:錯誤指控,未除役依規可啟動
(47 分鐘前) -
國安簡報時間地點流程 總統府:責請國安會規劃
(51 分鐘前) -
總統:健康是國家永續發展根本 守護健康從生活做起
(55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