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4 | 上報
【郝龍斌專訪1】黨主席不是在選戰將 訴求領導力將邀韓盧蔣組「戰略決策中心」
國民黨主席改選之爭,廝殺競爭激烈!被視為「吳伯雄2.0」的前副主席、前台北市長郝龍斌今天(24日)接受《上報》專訪表示,黨主席不是選一個在第一線和人唇槍舌劍的戰將,而是要具備「領導力」,能夠扮演統合黨內所有資源、極大化戰鬥力的「桶箍」。他強調,自己不僅有政治歷練、黨內信任、領導力及執行力,更能溝通、協調整合團結國民黨,並促成藍白在野合作,這是他與其他黨魁候選人最大的差別。
隨著朱立倫交棒、盧秀燕棄選,國民黨主席選戰演變成郝龍斌、立委羅智強、前立委鄭麗文、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前彰化縣長卓伯源及前國大代表蔡志弘等6人混戰局面。針對未來黨務運作、選戰規劃、藍白合及兩岸論述等「必考題」,郝今午接受《上報》專訪時侃侃而談,並透露真正下定決心參選黨魁的時機點,是在今年9月2日盧秀燕決定不選後,「戰鬥藍」發起人、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鼓勵下,17日一早才傳訊給幕僚,決定投入此次黨魁選戰。

郝龍斌透露,9月2日確定盧秀燕不參選黨魁,在趙少康鼓勵下才決定投入選戰。(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郝龍斌指出,大家都知道國民黨的財務狀況很差,過去4年間打了3場選戰,總花費接近10億元,目前一年的黨務經費扣除政黨補助款後,還有近2億缺口需要募款,這是擔任黨主席最大的考驗。其次,他也思考參選對國民黨團結到底有沒有幫助?黨主席是吃力不討好,「有功無賞,打破要賠」的工作,但最終基於他對黨的使命感及評估勝算後,才決定參選黨魁,「國民黨需要我,我就暫時將它撐起來!」
至於盧秀燕是否支持?郝龍斌說,盧對於他宣布參選的消息不僅表達祝福,上周六(20日)兩人合體「吃播」時,盧還特別針對外界批評郝「罷免期間沒做事」闢謠,多次強調大罷免第一場造勢在榮星花園,就是郝跟趙少康合辦的,全台各縣市大型反罷免活動郝也都有出席,幫忙澄清外界流言蜚語,這就是盧力挺他的表現。
面對鄭麗文、羅智強及張亞中等其他黨主席候選人來勢洶洶,郝龍斌強調,這3位都是「戰將」,但他認為黨主席不是要選一位到第一線和人唇槍舌戰的戰將,而是要真正有「領導力」的人選。
郝龍斌說,他有溝通、協調及整合能力,不僅可以團結國民黨,更能促成藍白在野合作,此外,他也不會有私心介入,「我不會選總統,也不會用黨主席謀取個人福利及權位!」無論是在政治歷練、黨內信任、領導力及執行力,或促成在野合作,他都是最適合的人選,這也是他與其他黨魁候選人最大的差別。
![【郝龍斌專訪1】黨主席不是在選戰將 訴求領導力將邀韓盧蔣組「戰略決策中心」]()
郝龍斌說自己有溝通、協調及整合能力,不僅可以團結國民黨,更能促成藍白在野合作。(張哲偉攝)
針對此次黨魁選戰主軸從「造王/后者」,逐漸被導引成「世代交替」之戰,甚至有部分基層黨員、藍營名嘴痛斥不要老藍男、傳統宮廷政治人物等,郝龍斌則強調,黨主席不管是選誰,「能贏最重要!」
他認為,從來就沒有「世代交替」的問題,只有能否一棒接一棒「世代傳承」,倘若年紀是問題,那麼美國總統川普、巴西總統魯拉等人都已近80歲高齡,因此重點在於人選有無足夠歷練、能否承擔重任?及能否有接地氣的新思維。
![【郝龍斌專訪1】黨主席不是在選戰將 訴求領導力將邀韓盧蔣組「戰略決策中心」]()
國民黨主席選戰主軸從「造王/后者」,逐漸被導引成「世代交替」之戰。圖為參選人之一的羅智強。(陳愷巨攝)
屏除內鬥與一言堂文化 主導黨內團結與在野合作
「國民黨最大問題就是黨內團結及在野合作!」郝龍斌直指,2020年和2024年都是因為有私心介入造成敗選,他將用過去的歷練跟黨內累積的信任,團結國民黨並促成在野合作,贏下2026年縣市地方選舉,在2028年達到下架民進黨的最終目標。
談到將來若當選主席,如何推動「集體領導、集體決策」模式?郝龍斌強調,未來國民黨不能再是「一言堂」,他一定會改掉「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的陳腐文化。
他形容,黨主席就像是一家企業的董事長、中常會則是董事會,他當選後,將邀請立法院長韓國瑜、台北市長蔣萬安、台中市長盧秀燕及其他縣市首長、重要公職民代等組成「顧問團」,而顧問團的角色定位如同經營團隊,是「集體戰略決策中心」,舉凡議題攻防、國會重大議案、選舉提名等,都會先透過顧問團討論拍板,再送中常會報備,而黨主席則是負責執行,並負成敗的完全責任。(責任編輯:殷偵維)
![【郝龍斌專訪1】黨主席不是在選戰將 訴求領導力將邀韓盧蔣組「戰略決策中心」]()
郝龍斌說,若他當選,將邀韓國瑜、蔣萬安、盧秀燕及其他縣市首長、重要公職民代等組成「顧問團」。(資料照片/王侑聖攝)
吃力不討好還要填錢窟 受趙少康鼓舞願擔重任
隨著朱立倫交棒、盧秀燕棄選,國民黨主席選戰演變成郝龍斌、立委羅智強、前立委鄭麗文、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前彰化縣長卓伯源及前國大代表蔡志弘等6人混戰局面。針對未來黨務運作、選戰規劃、藍白合及兩岸論述等「必考題」,郝今午接受《上報》專訪時侃侃而談,並透露真正下定決心參選黨魁的時機點,是在今年9月2日盧秀燕決定不選後,「戰鬥藍」發起人、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鼓勵下,17日一早才傳訊給幕僚,決定投入此次黨魁選戰。

郝龍斌透露,9月2日確定盧秀燕不參選黨魁,在趙少康鼓勵下才決定投入選戰。(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郝龍斌指出,大家都知道國民黨的財務狀況很差,過去4年間打了3場選戰,總花費接近10億元,目前一年的黨務經費扣除政黨補助款後,還有近2億缺口需要募款,這是擔任黨主席最大的考驗。其次,他也思考參選對國民黨團結到底有沒有幫助?黨主席是吃力不討好,「有功無賞,打破要賠」的工作,但最終基於他對黨的使命感及評估勝算後,才決定參選黨魁,「國民黨需要我,我就暫時將它撐起來!」
至於盧秀燕是否支持?郝龍斌說,盧對於他宣布參選的消息不僅表達祝福,上周六(20日)兩人合體「吃播」時,盧還特別針對外界批評郝「罷免期間沒做事」闢謠,多次強調大罷免第一場造勢在榮星花園,就是郝跟趙少康合辦的,全台各縣市大型反罷免活動郝也都有出席,幫忙澄清外界流言蜚語,這就是盧力挺他的表現。
領導力優於舌戰力 無私心能公正整合各勢力
面對鄭麗文、羅智強及張亞中等其他黨主席候選人來勢洶洶,郝龍斌強調,這3位都是「戰將」,但他認為黨主席不是要選一位到第一線和人唇槍舌戰的戰將,而是要真正有「領導力」的人選。
郝龍斌說,他有溝通、協調及整合能力,不僅可以團結國民黨,更能促成藍白在野合作,此外,他也不會有私心介入,「我不會選總統,也不會用黨主席謀取個人福利及權位!」無論是在政治歷練、黨內信任、領導力及執行力,或促成在野合作,他都是最適合的人選,這也是他與其他黨魁候選人最大的差別。

郝龍斌說自己有溝通、協調及整合能力,不僅可以團結國民黨,更能促成藍白在野合作。(張哲偉攝)
世代交替非主軸 選舉「能贏最重要」
針對此次黨魁選戰主軸從「造王/后者」,逐漸被導引成「世代交替」之戰,甚至有部分基層黨員、藍營名嘴痛斥不要老藍男、傳統宮廷政治人物等,郝龍斌則強調,黨主席不管是選誰,「能贏最重要!」
他認為,從來就沒有「世代交替」的問題,只有能否一棒接一棒「世代傳承」,倘若年紀是問題,那麼美國總統川普、巴西總統魯拉等人都已近80歲高齡,因此重點在於人選有無足夠歷練、能否承擔重任?及能否有接地氣的新思維。

國民黨主席選戰主軸從「造王/后者」,逐漸被導引成「世代交替」之戰。圖為參選人之一的羅智強。(陳愷巨攝)
屏除內鬥與一言堂文化 主導黨內團結與在野合作
「國民黨最大問題就是黨內團結及在野合作!」郝龍斌直指,2020年和2024年都是因為有私心介入造成敗選,他將用過去的歷練跟黨內累積的信任,團結國民黨並促成在野合作,贏下2026年縣市地方選舉,在2028年達到下架民進黨的最終目標。
談到將來若當選主席,如何推動「集體領導、集體決策」模式?郝龍斌強調,未來國民黨不能再是「一言堂」,他一定會改掉「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的陳腐文化。
他形容,黨主席就像是一家企業的董事長、中常會則是董事會,他當選後,將邀請立法院長韓國瑜、台北市長蔣萬安、台中市長盧秀燕及其他縣市首長、重要公職民代等組成「顧問團」,而顧問團的角色定位如同經營團隊,是「集體戰略決策中心」,舉凡議題攻防、國會重大議案、選舉提名等,都會先透過顧問團討論拍板,再送中常會報備,而黨主席則是負責執行,並負成敗的完全責任。(責任編輯:殷偵維)

郝龍斌說,若他當選,將邀韓國瑜、蔣萬安、盧秀燕及其他縣市首長、重要公職民代等組成「顧問團」。(資料照片/王侑聖攝)
最新政治新聞
-
-
中科院與美商合作開發IBCS 學者:大幅提升防空韌性
(4 小時前) -
雙城論壇MOU爆仲介台人赴中 勞動局反擊
(4 小時前) -
韓國瑜率團拜會日華懇 古屋圭司:盼組最大國慶訪團
(4 小時前) -
颱風樺加沙重創花蓮 國軍26日增派2000兵力救災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