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2 | 上報
                
            
            
鄭麗君指出,台灣出口到美國的產品中,有超過七成是半導體及資通訊產業,正屬於美方「232條款」調查的範疇。自台美展開談判以來,美方始終要求「對等關稅」必須與「232關稅」一併討論,但截至7月底,美國的232半導體關稅政策仍在持續研擬中,尚未定案。也因此,台美雙方至今未能在供應鏈合作與232關稅議題上取得共識,貿易協議的進展仍待突破。
鄭麗君進一步說明,在台美尚未達成貿易協議之前,台灣輸美商品適用的關稅為「暫定稅率20%」再加上原本的最惠國(MFN)稅率,政府在這段過渡期已透過跨部會協調與各項配套措施,盡力協助受影響的產業因應,而談判的核心訴求則是爭取「降低關稅稅率」以及「避免多重稅率重疊」。
鄭麗君再度澄清,台灣從未承諾所謂的晶片「五五分」生產方案,且此說法與台美當前正在協商的供應鏈投資方向完全不同,未來也不可能接受。她解釋,半導體產能分布極為複雜,無法以簡單比例切割,美方的戰略重點是確保晶片回流本土以符合國安需求,而台灣的核心目標則是以「根留台灣」為前提,協助高科技產業拓展國際市場。雙方談判正是基於這樣的戰略定位,尋求合作共識。
針對「台灣爭取美國提供土地打造台灣模式園區」說法,鄭麗君回應,台灣的科學園區累積了獨特的發展經驗,但這樣的模式未必能直接照搬到海外,不過台灣願意分享相關經驗,協助美方營造適合產業聚落成形的環境,讓企業減少孤軍奮戰、降低投資風險,藉此推動雙方合作邁向雙贏,甚至促成政府、產業與金融三方皆獲益的「三贏」局面。
鄭麗君指出,雙方談判觸及擴大投資美國,談判還在進行中,擴大投資美國的想法就是「台灣模式」。此模式經與台灣產業溝通,有別於日、韓、歐盟等的投資方案,是以產業投資規劃為主,搭配政府金融信保、台美合作共同開發產業聚落,及爭取對業者有利的環境與條件。
 
 
 
 
 
 
 
            
            
        
            
            
            
            
            
            
            
            
            
        
        
        
        
        鄭麗君爭取「台灣模式」在美打造產業聚落 再駁「晶片五五分」說法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日前提出台美晶片生產「五五分」構想,引起熱議。對此,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2日)親上火線說明,我國政府從未做出相關承諾,未來更不會接受。鄭麗文透露,台美除延續現行談判議題外,亦在爭取美方提供土地,規劃設置「台灣模式」專屬園區,推動完整晶片聚落,強化「民主供應鏈」,盼透過產業、金融與政府的協力合作,確保台灣企業在全球競局中能並肩前行,而非單打獨鬥。她透露,此模式已獲美方正面回應。
鄭麗君指出,台灣出口到美國的產品中,有超過七成是半導體及資通訊產業,正屬於美方「232條款」調查的範疇。自台美展開談判以來,美方始終要求「對等關稅」必須與「232關稅」一併討論,但截至7月底,美國的232半導體關稅政策仍在持續研擬中,尚未定案。也因此,台美雙方至今未能在供應鏈合作與232關稅議題上取得共識,貿易協議的進展仍待突破。
鄭麗君進一步說明,在台美尚未達成貿易協議之前,台灣輸美商品適用的關稅為「暫定稅率20%」再加上原本的最惠國(MFN)稅率,政府在這段過渡期已透過跨部會協調與各項配套措施,盡力協助受影響的產業因應,而談判的核心訴求則是爭取「降低關稅稅率」以及「避免多重稅率重疊」。
鄭麗君再度澄清,台灣從未承諾所謂的晶片「五五分」生產方案,且此說法與台美當前正在協商的供應鏈投資方向完全不同,未來也不可能接受。她解釋,半導體產能分布極為複雜,無法以簡單比例切割,美方的戰略重點是確保晶片回流本土以符合國安需求,而台灣的核心目標則是以「根留台灣」為前提,協助高科技產業拓展國際市場。雙方談判正是基於這樣的戰略定位,尋求合作共識。
針對「台灣爭取美國提供土地打造台灣模式園區」說法,鄭麗君回應,台灣的科學園區累積了獨特的發展經驗,但這樣的模式未必能直接照搬到海外,不過台灣願意分享相關經驗,協助美方營造適合產業聚落成形的環境,讓企業減少孤軍奮戰、降低投資風險,藉此推動雙方合作邁向雙贏,甚至促成政府、產業與金融三方皆獲益的「三贏」局面。
鄭麗君指出,雙方談判觸及擴大投資美國,談判還在進行中,擴大投資美國的想法就是「台灣模式」。此模式經與台灣產業溝通,有別於日、韓、歐盟等的投資方案,是以產業投資規劃為主,搭配政府金融信保、台美合作共同開發產業聚落,及爭取對業者有利的環境與條件。
鄭麗君強調,在磋商過程中,台灣已向美方明確傳達立場,若要真正促成半導體與相關產業聚落的形成,美方應提供有利條件,包括土地、水電供應、員工簽證以及完善的法規配套,並透過產業、金融與政府三方協作來落實。這並非將台灣的供應鏈移往美國,而是攜手建立「民主供應鏈」,以符合產業國際布局的長遠戰略,讓台灣持續穩固在全球科技產業中的關鍵地位。(責任編輯:卓琦)
(熱門點閱:國軍情報次長罕訪波蘭 喊話烏克蘭戰敗將助長中國犯台氣燄)
最新政治新聞
- 
                    
                        
 - 
                    
                        
藍營變獅群?邱毅分析這人舉動:要真幹了!
(49 分鐘前) - 
                    
                        
民眾黨團年改方案 114年後停砍所得替代率
(50 分鐘前) - 
                    
                        
比韓國瑜金句更狂!林濁水直呼這人:是奇葩
(1 小時前) - 
                    
                        
洛馬稱致力加速生產F-16V 國防部回應了
(1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