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施政滿意度創新低 小客車關稅降至零恐衝擊8萬民眾就業
【威傳媒政治中心報導】
賴清德即將迎來就職一周年,根據多家媒體最新民調,施政滿意度跌破四成,不滿意度更創下歷任民選總統同期新高,社會對其領導信心明顯下滑。與此同時,台美關稅談判壓力下,小客車進口關稅若自現行17.5%降至0%,將對台灣汽車產業、就業市場及稅收帶來重大衝擊。
施政滿意度雪崩 民眾信心動搖
多家媒體做出最新民調,如TVBS民調指出,滿意度僅32%,不滿意度達55%。分析顯示,藍白支持者超過九成不滿意,中立選民也以負面評價居多,僅民進黨支持者維持較高滿意度。
聯合報最新民調亦顯示,僅37%民眾對賴清德施政表現感到滿意,不滿意度高達53%,為歷任五位民選總統就職周年最高。此外,有43%民眾認為台灣在賴執政後變得更危險,52%認為社會更加分裂,42%認為政治氛圍更趨獨裁。多數民眾對於政府在經濟、能源、兩岸關係等議題的表現也表達不滿,顯示執政團隊面臨嚴峻民意挑戰。

關稅降至零 汽車產業與就業恐受重創
台美關稅談判進入關鍵階段,經濟部評估指出,一旦小客車進口關稅從17.5%降至0%,將造成稅收損失高達523億至600億元,並直接衝擊8.26萬人就業。產業界預期,關稅調降將導致至少兩家國產車廠退出台灣生產,國產車與進口車市場版圖將大幅變動。
汽車產業鏈上下游,包括零組件廠、維修服務、物流等也將受到波及,恐引發連鎖反應。雖然部分消費者與立委期待進口車價格下調,但經濟部提醒,過去日圓貶值並未帶動日本進口車降價,關稅調降未必能讓消費者受惠。產業專家也憂心,若國產車產業萎縮,將影響台灣自主汽車研發與製造能量,長遠來看對產業升級與技術發展不利。
未來挑戰加劇 社會分歧與經濟壓力並存
面對施政滿意度低迷與產業政策爭議,賴清德政府正處於執政壓力高峰。民調顯示,民眾對台灣未來經濟、社會穩定及能源政策普遍感到憂慮,對政府在美中經貿談判、產業轉型等議題的信心也顯不足。
小客車關稅若降至零,將進一步考驗政府平衡產業發展與社會就業的能力。學者指出,政府應加強與產業溝通,提出配套措施協助產業轉型,並妥善規劃就業安置方案,以降低社會衝擊。同時,執政團隊需正視民意,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才能重建信任、穩定政局,帶領台灣度過當前內外挑戰。
相片:翻攝自賴清德臉書
(資料來源:威傳媒新聞-WinNews)
延伸閱讀:
最新政治新聞
-
-
探視三峽車禍傷患 賴清德蹲地緊握家屬雙手
(3 小時前) -
三峽重大車禍!她竟問這句 網炸鍋:沒下限
(3 小時前) -
36歲男詐欺車手被逮 竟辯稱是網路女友介紹的工作
(3 小時前) -
核三2號機除役 傳台中電廠火力全開補缺口 台電:假訊息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