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7° )
氣象
2025-07-24 | 威傳媒

大罷免在即 民眾應出來投不同意票 以免普發一萬元被民進黨沒收

【威傳媒政治中心報導】



隨著大罷免投票日逼近,全民引頸期盼的普發現金一萬元政策,卻因執政黨前後不一的態度,蒙上一層陰影。財政部公告去(2024)年稅收超徵金額高達5283億元,創下史上新高,且已連續四年稅收超徵,國民黨搬出數據,表示2020及2021年政府為了疫後振興發放三倍券、五倍券,2022年稅收超徵5237億,隔年2023立法通過《疫後特別條例》,普發6000元讓全民共享經濟成果。如今已經連4年稅收超徵,國民黨再主張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估算成本約2300億,佔超徵的一半。實際稅收超徵金額足以支應該紓困措施,財政狀況遠超預期,足以支應普發現金,行政院及民進黨政府卻一再以「須舉債」為由,遲遲不願兌現承諾,引發社會強烈質疑。



回顧過去,民進黨政府過去超徵逾1兆,況且普發現金議題早就在公共政策討論,並獲得人民支持,相關法案也早就提出,過去前總統蔡英文、前行政院長蘇貞昌也高喊普發現金,所以民進黨的標準就是只有自己可以,別人都不可以。然而,隨著大罷免將至,行政院長卓榮泰近日卻公開表示,普發現金需舉債1014億元,聲稱「內心天人交戰」,意指若要執行將面臨沉重財政負擔。這種前後矛盾的態度,讓民眾感到困惑與不滿。畢竟,中央政府明明稅收超徵上千億元,卻口口聲聲說缺錢不願普發現金,更令人不解的是,同一時間卻有龐大資源投入大罷免操作,形成「沒錢普發現金,卻有錢打罷免」的矛盾現象。



普發一萬元現金,不僅能有效強化民眾經濟韌性,提升內需,更能緩解基層民眾的生活壓力。這項最關鍵的紓困利多,理應優先發放給辛苦的民眾,而非一再拖延不決,徒增社會焦慮。國民黨搬出數據,表示2020及2021年政府為了疫後振興發放三倍券、五倍券,2022年稅收超徵5237億,隔年2023立法通過《疫後特別條例》,普發6000元讓全民共享經濟成果。



大罷免在即 民眾應出來投不同意票 以免普發一萬元被民進黨沒收
行政院長卓榮泰估算中央約剩下4436億可運用餘額,但特別條例加上普發現金後共需花費5450億元,因此還需另外舉債1014億元


如今已經連4年稅收超徵,國民黨再主張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估算成本約2300億,佔超徵的一半。立法院已於7月11日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其中明訂普發一萬元全民現金,並在2025年10月31日前完成發放。然而,民進黨政府在財政寬裕的情況下仍遲疑不決,甚至公開否認普發已成定局,其態度上的反覆,恐讓普發一萬元的承諾最終跳票,等同「沒收」了民眾應得的紓困紅利。 為捍衛自身權益,呼籲全體民眾在大罷免投票中,透過手中的一票,展現堅定民意。投下不同意票,就是對執政黨「裝窮」拖延普發現金的最直接表態,確保這筆原本可以紓解民困的資金,不會在政治操作中被犧牲。



日前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自出面說明,目前估算中央約剩下4436億可運用餘額,但特別條例加上普發現金後共需花費5450億元,因此還需另外舉債1014億元。卓揆並強調,要求立院排定議程讓他到立院說明國家財政實際狀況、讓人民公決。此說法又被網友質疑施政能力,錢花到那裏去了?



相片翻攝自卓榮泰臉書


(資料來源:威傳媒新聞-WinNews)



延伸閱讀:


  • 拒絕惡性罷免 警惕民進黨大罷免玩弄選戰奧步

  • 民進黨意圖濫用刑法100條政治追殺在野黨立委 大罷免醞釀民主倒車危機 引發社會深刻憂慮

  • 川普對台徵32%關稅 賴清德回應「不合理」 執政能力遭質疑
  •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