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
( 35° / 28° )
氣象
2025-08-19 | 威傳媒

柯文哲案判決成民進黨政治操作焦點 應防政治操作奧步影響8/23大罷免

【威傳媒政治中心報導】



近期圍繞柯文哲涉案判決引發多方關注,有觀察指出,民進黨疑似運用該司法案件判決結果,以釋放柯文哲或其它手段作為策略籌碼,意圖爭取白營支持者同情,進而在藍白合作面臨分化風險的同時,助推綠白結盟,影響即將於8月23日舉行的大罷免投票局勢。



柯文哲因京華城弊案羈押一事,成為政治焦點。多名政治評論及專家分析指出,柯文哲方面透過「可憐蟲戰術」激發輿論同情,試圖藉此在司法判決中取得對有利立場,此舉在一定程度上成功激盪白營支持群眾的情感,造成藍白陣營內部支持度出現分化。



柯文哲身陷風暴,柯在年輕選民中的支持度明顯受創,但值得注意的是,這批流失的年輕支持者並未轉向國民黨,而是傾向於不表態。近期民調也反映出,民眾黨支持度的流失並未明顯轉移至國民黨,反而讓賴清德政府在打貪名義下獲得一定程度的政治利益。



民進黨內部也對該案加以利用,期待透過操作相關消息與輿論,吸引白營選民的部分支持,進而弱化藍白聯盟的凝聚力,推動與白營建立更緊密的綠白合作,成為民進黨扭轉罷免投票不利局勢的關鍵策略。



民進黨高層坦言,此次罷免失敗的檢討中,柯文哲因素成為重要影響之一。相關人士指出,柯文哲案及其後續判決恰巧出現在罷免前夕,造成選民情感動搖,稍縱即逝的輿論波動對投票選擇構成干擾。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柯文哲於其臉書發文中特別提到:「今天在台北看守所被羈押禁見超過一年的,應該很少幾乎沒有,你們是把我關起來,然後再討論法源,這實在太好笑了。」此外,他在退庭時怒斥:「我再被押下去我就變曼德拉了,再押下去我就變曼德拉了!民主進步黨不會永遠執政的我告訴你們!」





此次柯文哲案涉及的政治操作、司法判決與輿論導向,成為8月23日大罷免前夕極具影響力的變數。民進黨有可能透過策略性利用該案,試圖達成分化藍白陣營的目的,以促成綠白結合的政治局面,再次顯出台灣當前政治環境的複雜與多變。



面對複雜的政治局勢,期待選民在投票時能夠保持理性與明辨,慎防各種政治操作所帶來的影響,讓民主程序能在公平、透明的環境中充分展現其應有的力量。



相片截取自柯文哲臉書


(資料來源:威傳媒新聞-WinNews)



延伸閱讀:


  • 傅崐萁將率藍委訪陸 國民黨:樂見促進兩岸正常公開交流與溝通 黨中央與黨團皆有充分交流溝通

  • 中華民族團結協會舉辦「呼群保義捍衛中華」新春締盟儀式!

  • 影/雞百分無麩質雞蛋燒獲多項殊榮,引領健康飲食潮流,吸引加盟者爭相合作
  •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