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3°
( 35° / 28° )
氣象
2024-06-04 | 環保署

環境部持續協助地方政府妥善處理垃圾問題

針對近期外界關注中央政府過去投入大量經費在垃圾末端處理,應加速解決各地垃圾山問題,環境部表示,中央每年投入約90億元推動源頭減量及資源回收工作,並將持續協助地方政府優化環保設施及強化掩埋場整理整頓,解決垃圾處理問題。環境部表示,我國垃圾處理政策以焚化為主,掩埋為輔,垃圾以掩埋處理本屬合法方式,國內垃圾以往主要仰賴24座焚化廠以焚化方式處理,但多數焚化廠已運轉超過20年,因此環境部自106年投入經費補助地方辦理焚化廠更新整改工作,因應焚化廠整改期間,每年有部分垃圾進掩埋場處理,統計至112年共有84萬噸暫置。公有掩埋場均設有不透水布及污水收集設施等污染防治措施,因此垃圾並未發生流落街頭情形,垃圾暫置掩埋場期間,環境部持續督導地方加強環境衛生及防災管理,並要求加強消毒除臭。環境部強調,今(113)年全國28座廠焚化量能已達681萬噸,預估到116年國內新設置及汰舊換新後,將有29座焚化廠運轉,達到每年700萬噸總處理量能。環境部自106年起共投入13億元經費,補助地方進行掩埋場整理整頓活化及防災等工作,執行迄今(113年)共完成空間活化11場109萬立方公尺、設施改善127場次、整理整頓(篩分打包)28場64萬公噸、消防設施改善30場、智能監控10場等。環境部未來將持續補助地方進行掩埋場整理整頓,確保暫置垃圾均能妥善處理。至於外界質疑中央投入大量經費在末端處理,源頭減量工作投入經費偏低,環境部澄清,為從源頭減少廢棄物的產生,環境部積極推動重複使用/填充、維修再使用、源頭減量、循環採購及資訊揭露等源頭管理、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再利用等工作,每年投入約新臺幣90億元公務及基金預算,並帶動資源回收循環產業年產值約1,400億元。環境部最後強調,中央過去投入大量經費推動源頭減量及資源回收工作,並協助地方解決垃圾問題,未來仍會持續加強推動源頭減量工作,限制一次性用品、推廣循環杯、鼓勵縣市推動垃圾費隨袋徵收等工作,並協助地方政府優化環保設施及強化掩埋場整理整頓,解決垃圾處理問題。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