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4°
( 35° / 32° )
氣象
2024-05-14 | 行政院

出席「臺灣漁工福祉國際會議」開幕式 陳揆:推動漁業工作公約國內法化 接軌國際人權標準、守護船員權益

行政院長陳建仁今(14)日前往臺中市出席「臺灣漁工福祉國際會議」開幕式時表示,人權立國是我國堅定不移的目標,外籍船員更是我國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夥伴,感謝主辦單位天主教海員宗會(Stella Maris)舉辦此次會議,讓臺灣與世界各國致力於改善漁工人權的先進朋友們交流學習。我國自2022年起推動「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系統性地提升外籍船員權益,行政院也已責成農業部主政,辦理漁業工作公約(C188公約)國內法化,並朝制定施行法方式推動,以與國際人權標準接軌,展現守護船員權益的決心。陳院長指出,主辦單位天主教海員宗會(Stella Maris)長年關注海員的工作條件,在世界各地提供海員各式協助,深受各國籍海員的歡迎,也是臺灣政府推動改善漁船船員勞動條件的重要夥伴。在許多國外港口,透過海員宗會的協助,臺灣政府得以順利處理我國漁船在當地遭遇的狀況,他要代表臺灣政府感謝海員宗會與我國積極合作,持續重視並且與臺灣共同推動漁業人權的進步。陳院長表示,漁業是海洋國家的重要產業之一,臺灣與許多漁業國家一樣,皆面臨漁業勞動相關挑戰,特別是在船員權益保障方面,由於過去臺灣少數遠洋漁船,曾發生一些違反人權的事件,因而受到外界批評與指教。陳院長指出,為改善此一情形,政府集思廣益,並參考國際勞工組織漁業工作公約,自2022年起推動「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從「落實勞動條件」、「強化生活條件與社會保障」、「強化仲介管理」、「提升監測管理機制能量」、「加強權宜籍漁船管理」、「建立及深化國際合作」、「宣導共善夥伴關係」等七大策略,系統性地提升外籍船員權益,包含透過修法要求船員工資直接給付、置備出勤紀錄、提高保險額度、補助遠洋漁船859艘(約85.6%)購買充氣式救生衣1萬餘件、加強仲介檢查與評鑑。陳院長進一步提到,為落實執法,農業部漁業署於2022年增聘60名檢查人力,每年於國內外港口檢查遠洋漁船約550艘(50%以上),由檢查員會同通譯,訪談外籍船員,瞭解船員實際工作及生活條件。以2023年檢查結果為例,船員工資給付合格率99.38%、保險合格率100%,並持續透過檢查及宣導,輔導業者提高法遵程度。此外,為讓船上工作情況更公開、透明,漁業署從2022年開始,補助遠洋漁船裝設船舶攝錄系統(CCTV),並分階段要求遠洋漁船在2025年6月30日前全面裝設CCTV。另一方面,政府於2023年核定修正「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擴大補助Wi-Fi無線網路和衛星電話,鼓勵船主開放船員合理使用通訊設備,有助促進船員身心健康外,亦能即時對外反映所遭遇的問題。陳院長表示,國際勞工組織(ILO)通過的漁業工作公約(C188公約),是國際保障漁船船員獲得合宜工作條件,所訂定的重要公約。臺灣為與國際人權標準接軌,展現守護船員權益的決心,行政院已責成農業部主政,辦理漁業工作公約國內法化,並朝制定施行法方式推動,期盼未來可以為船員提供更全面性的保障。此外,陳院長提到,為提供外籍船員長期海上作業返港後,有一處可以休憩及滿足身心靈需求的空間,全國共設置祈禱室19處、盥洗室37處,並分別興建前鎮漁港及南方澳漁港的船員會館,規劃提供餐飲、住宿、淋浴、祈禱、文康、超商、Wi-Fi網路通訊、籃球、羽球運動等多元服務。陳院長說,他於上週五(5月10日)也前往前鎮漁港視察船員會館的裝修進度,並責成經營團隊務必於即將啟用的船員會館,提供最高規格的服務,將遠從國外來為我國漁業奉獻的船員朋友,視為家人般照顧,讓他們有賓至如歸的感覺與溫暖。陳院長強調,人權立國是我國堅定不移的目標,外籍船員是我國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夥伴,也是與我國產業共存共榮的一份子。因此,勞雇和諧與平權是未來必須努力的方向,政府將持續與產業、公民團體共同合作,守護船員的基本權益。陳院長再次感謝海員宗會舉辦「臺灣漁工福祉國際會議」,今日也有漁業署等相關部會參與研討會,期盼藉由此次會議,與世界各國致力於改善漁工人權的先進朋友們交流學習,同時所有參與者皆能獲得豐碩成果,滿載而歸,繼續在提升船員人權的道路上一起努力。陳院長到場後,首先與南非開普敦大都會總主教史蒂芬·布里斯林(Stephen Brislin)樞機主教、天主教臺中教區蘇耀文主教、教廷駐華大使館馬德範代辦、天主教海員宗會陳智仁神父等人合影。致詞結束後,陳院長偕同行政院林子倫發言人、外交部謝武樵次長、勞動部陳明仁次長、漁業署張致盛署長、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何明杰副執行長、監察院王幼玲監察委員等人向神父們致意,感謝天主教海員宗會為海員及其家庭提供關懷;最後,蘇耀文主教致贈紀念獎牌予陳院長,感謝陳院長在擔任副總統與行政院長期間一直對於天主教臺中教區的支持與鼓勵。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