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2°
( 13° / 12° )
氣象
2025-02-24 | 行政院

卓揆接見海外二二八遺屬返鄉團 盼持續增進臺灣民主運動力量 進一步落實轉型正義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4)日接見「2025年海外二二八遺屬返鄉團」時表示,海外二二八遺屬在2月28日前夕返鄉回臺,意義非凡,他要感謝王克雄團長致贈其著作《化悲憤為力量:一個二二八遺屬的奮鬥》一書,這代表許多遺屬的心聲,期盼遺屬們所受的冤屈,能夠化作推動臺灣民主運動的力量,進一步落實轉型正義。卓院長強調,保護臺灣與國家的安全,是政府的責任,政府會用民主來抵抗專制和極權,讓中國不再對臺灣存有任何幻想,也讓臺灣永遠立足於世界上,期盼透過此一努力,向所有二二八受難者及其家屬表達最大尊敬。卓院長致詞時表示,二二八事件是臺灣人民最深痛的歷史記憶,在1947年發生後,有很長一段期間,在國內都是禁忌議題,不僅電視、課本看不到,街頭巷尾亦無人談論,直到約40年後,才逐漸因民主運動的發展,開始有人提出討論,並採取正面態度檢視臺灣這塊土地所留下的歷史記憶,以及如何為政治受難者及其家屬回復名譽。卓院長提到,他在1986年擔任市議員助理時,曾聽過一位住在臺北市內湖的長者描述經歷二二八事件的慘況。當時走在臺北市街頭,聽到不明槍響,同行友人都趴在地上,只有這名長者嚇得立刻回頭離開,也不知其他同伴最後生死如何,而當時幾乎所有臺灣人民都生活在槍聲、高壓統治的害怕情緒之中。卓院長指出,相較於臺灣本島自1980年代開始談論二二八事件,海外則從1950年代起開始舉辦二二八事件相關紀念活動,並於紀念活動中一同合唱「媽媽請你也保重」等威權時期的禁歌,聽到這些歌聲,不禁令人心痛流淚,也因為海外民主運動的力量,進一步促進臺灣本島民主運動的發展。卓院長強調,唯有充分明白過去的歷史,妥適予以解決,才能讓歷史的苦痛留在歷史之中,讓臺灣光明正大走向未來發展的道路。卓院長表示,去(2024)年5月20日賴清德總統上任後,行政院接續推動蔡英文前總統時期的「推動轉型正義會報」,透過會報統合督導各項轉型正義任務,包括:「不義遺址保存條例」專案草案已送立法院審議,而行政院現址在當時為「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暨廣場」,是二二八事件重要歷史現場之一,因此已被審定公告為「不義遺址」。此外,妥善賠償被害者的《威權統治時期國家不法行為被害者權利回復條例》修正案亦已三讀修正通過。卓院長進一步說,除了由主管機關辦理不義遺址調查研究、審議、公告及相關法律效力的認定之外,在法律通過前,文化部目前正積極推動「具有轉型正義歷史意義場所」的認定工作,希望可將一些場所認定為「具有轉型正義歷史意義場所」,以積極落實轉型正義。此外,在「國家轉型正義教育行動綱領」中,外交部與僑務委員會皆為推動轉型正義教育的重要機關,積極與海外人士交流連結,讓海內外能夠連成一體。卓院長提到,去年7月15日,他與賴清德總統曾前往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檢視過去威權時代的相關歷史檔案,其中有許多內容遭塗黑遮蔽,當時賴總統便指示要以「最大開放,最小限制」原則,逐步對外解密與開放政治檔案,讓國人、學者可以了解當時臺灣社會的樣貌。另一方面,中正紀念堂也是轉型正義經常討論的議題,政府目前已將儀隊改至戶外操演,展演空間持續舉辦更多元化的活動,逐步去除對個人威權崇拜意涵。卓院長強調,行政院本(2)月核定「轉型正義階段政策重點策進方案」,最重要的原則是「政府帶頭,整全架構」、「社會參與、公私協力」,就是由政府帶頭,讓推動轉型正義的架構更完備,政府與民間都能夠共同參與,進一步彰顯歷史的意義。訪團一行由團長王克雄率領,僑務委員會阮昭雄副委員長陪同,前來行政院拜會卓院長,行政院龔明鑫秘書長、林明昕政務委員及李慧芝發言人也在座。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