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8 | 行政院
政府已啟動「精準打擊」機制 全力壓制詐騙犯罪及降低民眾財產損失金額
關於PTT社群媒體報導詐騙集團收入3月為70.9億元,較2月60.8億元,增加16.6%,案件個數3月為16,634件,較2月10,773件,增加54%等情,打擊詐欺指揮中心特此說明如下:依據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數據分析,詐騙集團犯罪具有集團性、組織性、跨區域犯罪與週期季節等特性,114年1、2月因受農曆春節連假影響,下降特別顯著,長期而言,警政署每月受理案件數由113年8月19,590件,下降至114年3月16,634件。觀察歷年詐騙受理趨勢,於農曆春節過後呈上升情形,114年3月份已完全擺脫農曆春節連續假期等季節性因素影響,相較2月呈現上升,惟仍維持113年8月以來連續下降趨勢。另每月財損金額由113年8月131.1億元,下降至114年3月約70.9億元。若以113年8月為基準計算,總財產損失金額下降48.8%,顯示政府啟動「精準打擊」機制及相關打詐措施,配合跨部會合作及公私協力打詐,已逐漸產生成效。另鑒於假投資詐欺的被害歷程長,不易察覺,且單一財損金額高,往往高達數百萬元以上,所造成的財產損害是所有詐騙案件之冠,政府積極推動「查找潛在被害人」工作,透過科技偵查、數據分析及多元宣導等方式,及早中斷詐騙歷程,阻止被害人繼續受騙。觀察投資案件發生及財損情形,假投資財產損失金額已由113年8月105億元,下降至114年3月約51億元,顯示政府聚焦打擊假投資詐欺犯罪能量,已有效降低民眾受騙被害風險。打擊詐欺指揮中心強調,犯罪集團為規避政府追查,詐欺手法不斷變化演進,為因應詐欺集團犯罪模式與手法不斷轉型與改變,政府以「運用AI人工智慧、深化跨境合作、監管關鍵產業、加強被害保護」為重點,研擬相關策略與防制詐欺作為,隨時掌握詐欺犯罪的趨勢及型態,持續與地方政府、民間團體及專業機構緊密合作,並加強防範宣導,建構更完善的阻詐防護網絡。另政府已啟動「精準打擊」機制,從過去受害者的模式中找出共通特徵,並結合成功攔阻個案的資料進行深入分析,主動掌握被害風險族群,加強預警、攔阻與宣導作為,不讓詐騙集團有機可乘。為強化國家打詐效能,政府將持續精進打詐策略與作為,透過科技防詐、數據分析及多元宣導,打造堅實的防詐屏障,讓犯罪集團無所遁形,確保全民財產安全。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
-
彰縣「閱讀磐石」榮獲10項大獎 獲獎率蟬聯全國第一
(6 小時前) -
南投縣府赴日本關西四國 推展觀光深化國際行銷版圖
(7 小時前) -
翻轉教育落差刻板印象 斗六教師研習中心全面升級
(7 小時前) -
金牌教練曾自強新書出版 攜林郁婷、李承威子弟兵府城分享甘苦談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