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邁出席IPCC學者國際論壇 高雄以具體行動響應2050年淨零目標
【高雄訊】關注全球暖化危機,「北極的最後一塊冰」IPCC學者國際論壇今(16)日移師高雄舉辦,高雄市長陳其邁受邀出席致詞,並與「解凍格陵蘭」葛望平團長、日月光集團、碳權交易所代表及主講學者專家IPCC冰川科學家William Colgan教授與因紐特獵人協會主席Olennguaq Kristensen共同響應活動,推廣氣候行動理念。陳其邁指出,上任市長後,通過全台灣第一個與氣候變遷減碳相關的「高雄市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並訂定自主減碳目標,包括2030年減碳30%、2050年達到淨零目標、碳權交易所設立於高雄、成立台灣第一個地方政府規劃設置的人才培訓與技術交流機構等,協助企業推動淨零轉型。
陳其邁表示,去年COP29大會揭示兩大重點,其一要訂定新的量化指標,其二就是把巴黎協定第6之4條碳權規範明訂下來,國家應訂定明確的減碳目標和策略,來達到全球一致的行動。氣候行動刻不容緩,尤其高雄市是全台灣碳排最高的城市,約佔台灣五分之一的碳排量,以2022年來看高達5,300萬噸,如何因應整體氣候變遷所帶來嚴峻的挑戰,包括實行減碳策略、推動綠色金融,與減碳、負碳技術等應用協助產業轉型;高雄市政府除在中央NDC國家自主貢獻訂定具體的指標外,也與企業合作,延緩極端氣候所帶來更嚴峻的挑戰。
陳其邁也以高雄與台灣為例,作為一個港都及海島國家,近幾年曾經經歷3年大旱,緊接著1年遭遇4個颱風,極端氣候變遷將逐漸成為台灣的新常態,因為人類過度的工業化,它所帶來包括溫室氣體的排放,造成溫室效應,讓海平面上升,也因為水氣增加、氣候改變,造成各種颱風、雨量等氣候,隨之產生演變。
陳其邁說,從紀錄片《The Color of Ice 冰的顏色》詳實記錄極端氣候變遷所帶來對於人類生存嚴峻的挑戰,包括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冰雪覆蓋的格陵蘭人類生活的劇烈變化。雖然高雄跟格陵蘭相距9千公里以上,但當氣候變遷時,包括食衣住行、生活的改變,真實帶來的衝擊,一定會讓所有地球上的國家、城市多加省思,更果斷地做出行動來回應整個極端氣候的挑戰。
由永續企業歐萊德、台灣淨零排放碳中和協會及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共同主辦的「IPCC學者國際論壇」,匯集國際氣候學者及格陵蘭前線經驗,首映極地紀錄片《The Color of Ice 冰的顏色》,提升大眾對氣候變遷急迫性之認知,呼應高雄推動淨零轉型政策,共同為環境永續努力。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
-
忠孝國小美術班畢業美展 小小藝術家展現生活創意思維
(9 小時前) -
彰縣防範腸病毒 校園腸病毒聚集事件演習:溼、搓、沖、捧、擦
(10 小時前) -
桃園智慧停車再升級 張善政:停車邁向全面智慧化
(10 小時前) -
強化第一線應變力 彰基攜手彰縣警局推動創傷急救訓練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