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1°
( 21° / 20° )
氣象
2025-04-25 | 墨新聞

藏傳佛教第43任薩迦法王親臨野柳主持魚苗放生活動 宣導護生與環境保護

墨新聞|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


藏傳佛教第43任薩迦法王親臨野柳主持魚苗放生活動 宣導護生與環境保護


藏傳佛教第43任薩迦法王親臨野柳主持魚苗放生活動 宣導護生與環境保護

記者/游宏琦 台北 採訪報導

藏傳宗教領袖 主持守護海洋的放生行動

2025年4月24日,藏傳佛教薩迦派第43任法王智慧金剛仁波切(Gyana Vajra Rinpoche)親臨新北市萬里野柳漁港,主持一場結合佛教生命關懷與海洋生態保育的魚苗放生活動。

此次活動由薩迦文殊佛學會與「財團法人台灣海洋保與漁業永續基金會」共同主辦,並已正式向主管機關報備並獲得核准。活動當日放流約五公分大小之嘉鱲魚苗共2萬5,000尾。

藏傳佛教第43任薩迦法王親臨野柳主持魚苗放生活動 宣導護生與環境保護

風雨中展現佛教信眾的慈心與行動力

儘管天候不佳,現場仍有逾百位信眾與志工不畏風雨、熱情參與。主辦單位表示:「今日,我們數百位具備慈悲心與善念的佛友齊聚於野柳漁港,為守護海洋生態、恢復自然平衡盡一份心力。」

嘉鱲(俗稱紅甘)為台灣沿海重要魚種之一,因長年過度捕撈數量銳減,現已被列為政府重點保育物種。此次放流嘉鱲魚苗,展現宗教與生態並行的關懷實踐。

藏傳佛教第43任薩迦法王親臨野柳主持魚苗放生活動 宣導護生與環境保護

活動現場,法王主持灑淨儀式,為魚苗與海域一切眾生祈願加持,祈願「慈悲遍灑十方、護生弘願綿延」。

法王開示表示:「所有的修行不只是儀式,更是對生命的真實關注。佛法是生命教育的延伸,也是社會責任的體現。當慈悲轉化為行動,就是佛教的實踐力量。」

佛教生命觀:眾生平等 慈悲無界

佛教長久以來主張「一切眾生皆具佛性」,不論人或動物,皆應被視為平等的生命體。此次魚苗放流象徵對無數生命的關懷與祝願,亦體現「不殺生、護眾生」的戒律精神。

眾生在輪迴中皆曾為我親人,守護牠們的生命,即是在修持慈悲,成就菩提道。

藏傳佛教第43任薩迦法王親臨野柳主持魚苗放生活動 宣導護生與環境保護

感動瞬間 魚苗奔海

現場有信眾表示,拿著水桶看到裡面的小魚苗隨著海流奔向蔚藍大海,內心一陣溫柔湧動,有人默默合掌,有人泛淚微笑。

「這不僅是一場宗教儀式,更是一場觸動靈魂的慈悲行動。我從未這麼深刻感受到,連一尾小魚的重生,也能讓人心被淨化。」有參與者如此動容地說。

延續願力:慈悲即行動,修行即護生

本次活動不僅落實佛教對生命平等的觀照,也展現藏傳佛教慈悲利他的護生實踐,並與永續生態理念接軌,成為一場宗教與環境教育合流的社會行動。

主辦單位表示,未來將持續結合佛教法會與環境保育放生活動,推動信眾以具體行動守護自然,落實「慈悲即行動,修行即護生」的理念。
藏傳佛教第43任薩迦法王親臨野柳主持魚苗放生活動 宣導護生與環境保護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藏傳佛教第43任薩迦法王親臨野柳主持魚苗放生活動 宣導護生與環境保護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