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8° / 27° )
氣象
2025-05-23 | 墨新聞

被教會視為頭痛人物卻是窮人眼中的希望 一位不被體制接納卻活出信仰本質的傳道人,田永利

墨新聞|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


被教會視為頭痛人物卻是窮人眼中的希望 一位不被體制接納卻活出信仰本質的傳道人,田永利

【記者/游宏琦 專題報導】


當大多數教會忙著擴建講堂、升級舞台燈光時,他卻蹲坐在柬埔寨的垃圾山邊,用雙手發放食物與衣物;當有些牧師在台上講述祝福與成功神學時,他則在高溫50度的鄉村中,挖出一口又一口能救命的水井。


他不是牧師,也未受體制認證,卻活出了門徒的樣子。田永利,一位被教會封殺、被制度視為「頭痛人物」的傳道人,如今已是數百個村落與街友口中合十感謝耶穌時,必提起:「我就是因為「那個台灣人」認識了耶穌。」



被教會視為頭痛人物卻是窮人眼中的希望 一位不被體制接納卻活出信仰本質的傳道人,田永利
田永利親自走進偏鄉將物資送到孩子們手上

起點:從商場到呼召之路

田永利曾是台灣某大型樂器行的老闆,曾經日進斗金,也曾因為正準備開第二家分店時,因經濟重挫而跌入人生谷底。

那時,他體會到神的呼召:『你不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我。』於是他賣掉生意、投入全職傳道。


神蹟的序章:從鋼琴經歷了順服的考驗

他回憶一次奉獻鋼琴的經歷;曾有一位宣教士家庭需要鋼琴,卻只有兩萬元預算。神感動他將市價近五萬元的好琴奉獻出去,並說:『我會感動一個有能力的人給他們,這個人就是你。』順服後,他的樂器行短短幾天內銷售一空,賺進足以開分店的資金。他引用《路加福音》6:38,見證『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的真實。



被教會視為頭痛人物卻是窮人眼中的希望 一位不被體制接納卻活出信仰本質的傳道人,田永利
田永利原本是生活優渥的鋼琴代理商


被教會視為頭痛人物卻是窮人眼中的希望 一位不被體制接納卻活出信仰本質的傳道人,田永利
田永利雖然仍常彈琴帶唱詩歌,卻已經變成輕裝簡樸穿著拖鞋的非主流傳道人

站在講壇之上:卻是被排擠的開始

離開商業後,他曾在教會中講道,直言批判教會過度建堂與重視門面包裝的信仰,被批為『太激進』。有牧者當面說:『你只能講神的愛,不准提悔改與審判。』此後他被拒於體制之外,無人再邀請他講道。

這讓人不禁想起《約翰福音》中的一段話:「他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約1:11)


走進最小者之中:柬埔寨水井事工

他離開舒適圈,走進沒有水、電、網的柬埔寨鄉村,開始一口口地為人們挖水井。幫助無數人擺脫喝污水、喝水溝水的困境。他告訴村民:『需要水井,就先禱告耶穌,若祂答應,我就會來。』


「若有人把一杯涼水給你們喝……他不能不得賞賜。」(馬可福音9:41)截至2025年4月30日,田永利已幫助柬埔寨偏鄉完成第204至207口水井的建造,為當地村民帶來難得的乾淨水源。
被教會視為頭痛人物卻是窮人眼中的希望 一位不被體制接納卻活出信仰本質的傳道人,田永利



被教會視為頭痛人物卻是窮人眼中的希望 一位不被體制接納卻活出信仰本質的傳道人,田永利
為村民挖井帶來乾淨的水源

井中冒出的不只是水,更是生命活泉

除了水井,他還設立待用餐、蓋簡易房屋、發放衣物與文具。他從不接受對他個人的感謝,他更是痛斥現代許多教會牧者把教會當成舞台把門徒當成粉絲,把上帝的殿堂當成了牧師個人事業的經營,他總是說:『把榮耀歸給耶穌。』《馬太福音》25:40應驗在他身上:『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他沒有募款技巧,只有信心與順服

他從不主動開口募款,只求告神。他說:「我告訴村民,要水井,就先跟耶穌禱告;如果耶穌回應你,我就來幫你。」他常引用《以弗所書》的一段話鼓勵自己與支持者:「我們原是祂的工作……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2:10)。


曾有一位匿名的捐助者私下告訴記者,「很奇怪……………..明明在台灣現在是34度炎熱夏天,庫房中有一批近百件的高級羽絨衣,心裡就有一個聲音,這些羽絨外套,快寄給田永利他有需要,當時心裡還在納悶,田永利跑泰國、跑柬埔寨這些熱帶國家怎麼會需要羽絨外套?」後來經詢問才知道,緬甸逃難到泰國的同胞所處山區竟然一天之內的溫差有時候竟然溫差高達38度,確實非常需要這一批羽絨外套。

真應驗了田傳道所說,神會讓相應的弟兄姊妹看到應允與資源。



被教會視為頭痛人物卻是窮人眼中的希望 一位不被體制接納卻活出信仰本質的傳道人,田永利
田永利說,為窮人發放物資給與食物,照顧這些弟兄姊妹,才是上帝樂見的事

兩間房子換來耶穌的微笑

他賣掉兩間房子支援事工。醫生診斷他患有重症心臟病,可能隨時驟停,但他說:『沒關係,我若先見耶穌,正好交帳。』他活出《路加福音》18:22中那個願意捨財寶的年輕人,只是他沒有憂愁離去。


他不創立教會,卻牧養最小的人

他拒絕被稱為牧師、不接受個人崇拜。他說:『耶穌沒蓋教堂,我幹嘛爭講壇?我不傳宗教,我只活出耶穌。』他的生命見證了《以弗所書》2:10:『我們原是祂的工作……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


門外的傳道者,天國的記名者

田永利不是制度中的傳道人,卻是活出信仰本質的門徒。他的故事是一面鏡子,讓我們思考:當教會變成表演,真正的基督精神在哪裡?也許答案,不在燈光舞台,而在一口井旁、一碗飯中、一句禱告裡。
被教會視為頭痛人物卻是窮人眼中的希望 一位不被體制接納卻活出信仰本質的傳道人,田永利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被教會視為頭痛人物卻是窮人眼中的希望 一位不被體制接納卻活出信仰本質的傳道人,田永利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