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工務局北上取經 參訪北市瑠公綠廊交流行人安全改善經驗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於7月22日由副局長吳瑞川、總工程司劉中昂、工程企劃處處長林宜竣率領相關局處人員及義守大學等18人,參訪臺北市的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改善具體成果。
該參訪活動北市府由工務局新建工程處副處長王健忠簡介本次參訪的瑠公綠廊工程內容及經驗分享,雙方續就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改善策略及人本環境改善工程相關設計、施工、維管等議題進行意見交換,並實地參訪瑠公綠廊,通過這些成果傳達臺北市執行人本環境改善的理念及經驗。

新工處副處長王健忠表示,「瑠公綠廊人行環境改造工程」係以打造「以人為本的步行環境」及「東區綠廊的串聯」為改造核心理念,針對復興南路一段135巷南、北兩側道路及中間停車場用地進行改造,藉由縫合南側道路、調整道路斷面配置以及檢討既有設施物及無障礙通行環境,於繁華東區商圈置入大尺度的廣場,並採用透水鋪面及設置立體綠地空間,創造植栽敷地,並結合燈光造景,重現過去瑠公圳意象,並獲得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第24屆公共工程金質獎特優」等多項榮譽,備受業界肯定。

新工處南區工務所主任余泓育說明:「瑠公綠廊人行環境改造工程」係配合北市府推動「東區發展振興計畫」重新探討東區街道改造願景,更新活化城市的使用空間,塑造以人為本的交通環境,打造優質的商業步行空間。
余泓育說,「瑠公綠廊」就位在這個計畫的核心位置,我們闢建了復興南路穿越道,串聯瑠公圳公園及瑠公公園,並整合復興南路1段135巷道路及中央綠廊道,改善原廣場狹長難行的行走動線,取消無法聚集人潮的停車場後,並將南側道路抬升,與中央綠廊進行縫合後,置入多元無障礙活動空間,創造植栽敷地景觀。
余泓育補充說明,本工程在市府相關機關的行政協助及督導、設計顧問完善優美的設計、監造單位現場的監督叮嚀、廠商精準匠心的施工,四方共同努力下,榮獲了許多獎項,也延續了新工處的優良傳統,期許未來每年都可以取得佳績。
最後,高雄市政府也感謝北市提供寶貴的經驗,讓彼此能互相學習與成長,未來想做為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改善策略之範本,希望能更精益求精、持續努力,以提供民眾人本、韌性、永續的通行環境。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高市工務局北上取經 參訪北市瑠公綠廊交流行人安全改善經驗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
李副主委拜會苗栗縣縣長鍾東錦,聽取地方意見,強化中央地方協作
(36 分鐘前) -
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 持續追蹤成保命關鍵
(42 分鐘前) -
汐止義交再集結 提升交通守護力
(59 分鐘前) -
高雄市六龜區、甲仙區、茂林區、桃源區、那瑪夏區5行政區明(8/1)日停止上班、停止上課。
(1 小時前) -
根據中央氣象署及水保署資訊,受到西南氣流影響,明(8/1)日高雄市山區預估雨量已達停班停課標準,且六龜區、甲仙區、茂林區、桃源區、那瑪夏區5區仍列為土石流或大規模崩塌警戒區,有致災之虞,為維護市民安全及進行善後復原工作,該5行政區明(8/1)日停止上班、停止上課。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