嶄新風貌延續教育價值 『走進•重生校舍』新北閒置校舍活化

【民眾新聞葉柏成新北報導】新北市教育局積極推動閒置校舍活化,透過多元轉型,賦予空間全新生命。今年再度推出「閒置校舍活化二部曲─走進·重生校舍」紀錄影片,以深刻的視角描繪兩所校舍的重生故事:精彩影片今〈5〉日起在「新北學BAR」YouTube頻道上架,歡迎一同見證校舍的全新風貌。
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閒置校舍活化二部曲─走進·重生校舍」紀錄影片,以深刻的視角描繪兩所校舍的重生故事:三芝國小陽住分班轉型為北海岸最具藝術氣息的「山海藝術園區」,吸引眾多藝術家駐村創作;而貢寮國小吉林校區則華麗轉身為「和禾聚落」,結合梯田保育、生態教育與青年返鄉,讓舊校園重新成為地方創生的重要基地

他指出,為持續推動閒置校舍再生,教育局不僅跨局處研商,也制定多元活化計畫,導入異業經營模式,讓這些校園空間發揮更大價值。例如藝術社造、實驗教育、英速魔法學校、銀髮俱樂部、社區發展中心及地方創生基地等,賦予空間新價值,以嶄新面貌重新融入地方脈動,讓教育精神延續,創造校園活化的更多可能。
其中,貢寮國小吉林校區成功轉型為「和禾聚落」,經過改造充分恢復了1920年石頭屋教室原本樣貌,同時設立青年培力工作站,推廣梯田保育與地方產業發展,打造具生態、生產與生活功能的「里山聚落」,過往學生在校園奔跑的笑聲,如今換成青年返鄉的腳步聲,延續校舍的教育使命。
負責營運的人禾環境倫理基金會專案經理簡珮瑜表示,山村的保育,需要人回來,社區共好才能讓校舍綻放新生。這項轉型並非替代原有的教育角色,而是以不同形式延續校園精神。

此外,位在北海岸的三芝國小陽住分班校舍也走出一條截然不同的藝術道路。創立於民國43年的三芝國小陽住分班在民國99年裁併後,校舍閒置好長一段時間,經過多元活化,以「無圍牆美術館」為主題,吸引藝術家群進駐,將陽住分班打造為北海岸藝術家創作基地「山海藝術園區」,陽光灑落的教室成為創作空間,不僅延續校園的教育功能,更結合自然景觀、生態與環境永續議題,實踐「藝術進入生活」的理念,並通過聯合國永續標章的認證。
三芝區公所林立昉課長說,唯有當在地被看見,才能讓親師生對這片土地有所認同,教育才更具意義。

張明文強調,,近6年來,新北市已投入超過250億元優化教育環境,包括新建、整建與修繕校舍,並全面完成學校耐震補強工程,確保學生在安全及現代化的環境中學習成長。同時將持續推動「閒置校舍活化再生計畫」,創造新北、市民與學校三贏的活化成果,讓教育不只是教室裡的知識傳承,更是地方情感與社區共融的起點,落實教育永續經營的承諾。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
-
高雄市覆鼎金保安宮開基太子爺泥塑神像公開
(1 小時前) -
讓音樂回歸音樂 周春米籲藍委不要模糊焦點
(2 小時前) -
出席「2025保生文化祭開鑼式」 蔣萬安肯定保安宮推動文化傳承成果
(2 小時前) -
機場飛航主題結合茶展 桃市農業局「桃茶沙龍」揭幕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