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美國關稅籲當政府後盾 盧秀燕召中部8縣市聯合向中央提「15解方」

【民眾網諸葛志一臺中報導】因應美國宣布對台20%對等關稅,台中市長盧秀燕 3日邀集嘉義市長黃敏惠、雲林縣長張麗善、彰化縣長王惠美、南投縣長許淑華、苗栗縣長鍾東錦、新竹縣副縣長陳見賢、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等八縣市首長,召開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線上會議,共商對策。會後聯合向中央政府提出「15項解方」,包括持續談判更低稅率、穩定匯率、編列特別預算、普發1萬現金、公開關稅談判內容及交換條件、分散海外市場等,呼籲全體國民當政府後盾,中央與地方攜手協助業者降低關稅衝擊。
盧秀燕指出,台灣目前正面臨「雙重災難」,一為中南部連日豪雨釀災,二則為美國突如其來的關稅壓力,重創以出口為導向的產業命脈。中部地區涵蓋機械、自行車、手工具、精密工業等核心產業,受衝擊尤為嚴重。
盧秀燕說明,她近期接見非美國家使節,例如德國、歐盟經貿辦事處長,以及亞洲台商總會長等,爭取協助分散市場;台中機械、手工具、工具機與自行車產業都受衝擊,中市府也已動支第二預備金2,500萬預算,協助九大產業工會出國參展、爭取非美地區訂單。
與會的各縣市首長也分享各自轄區內產業的近況,並討論如何與各縣市保持緊密聯繫,加強與中央政府溝通協調,並在會後提出「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因應美國關稅 向中央政府建議之15項解方」:
一,「持續談判爭取更低稅率」,支持中央政府持續與美方談判,爭取更優惠、更合理的稅率,以低於15%為目標。另攸關半導體、晶片等高科技產品的232條款亦應特別加強談判,不宜高於現有之稅率,以免喪失台灣優勢。二,「穩定匯率支持產業」。三,「支持編列特別預算」,特別預算對受創產業提供補助及輔導方案至關重要,相關法定程序應「從寬、從速、從簡」推動。
四,「中央減列之地方補助款應盡速回補」。五,「加速普發1萬元」,在水患及關稅雙重衝擊下,普發新台幣1萬元現金是安定民心、支持全民共度難關的經濟扶助重要措施,應加速發放。六,「要求凍漲水電油等大眾民生物價」。七,「保障勞工權益」。八,「保護農業堅守防線」。九,「公開產業清單稅碼」。十,「公開關稅談判內容及交換條件」,強烈要求政府應立即公布與美方的談判內容、交換條件(如採購、投資、開放項目)及相應配套措施,讓全民和產業了解,而非以「仍在談判」為由拒絕公開。
十一,「協助產業分散海外市場」。十二,「補助產業國際參展」。十三,「強化產業人才培育」。十四,「政府應持續滾動式產業調查及與地方政府溝通對話」。十五,「標示產地總量管制」,在「不傷害農業」的前提下,強制要求進口農產品標示產地,以及對部分農產品(如稻米)實施總量管制,以降低對國內農業的衝擊。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
-
近期受豪雨影響造成多處積水或淹水,請民眾務必落實防疫三步驟,身體不適請儘速就醫
(1 小時前) -
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瘧疾病例,適逢暑假旅遊旺季,民眾赴瘧疾流行地區前請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並於當地做好防蚊措施
(1 小時前) -
疾病管制署與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合作發布《台灣成人梅毒及淋病臨床診斷、治療暨預防指引》,強化性傳染病防治效能
(1 小時前) -
疾管署將中國廣東省屈公病之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自第一級:注意(Watch)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請民眾落實防蚊措施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