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7 | 今日新聞

中市非自然死亡事件社群熱議,議員強調市府不能再以被動宣導為主,必須主動出擊並建立分齡支持機制(圖/柳榮俊攝2025.5.7)
面對非自然死亡 議員:中市府該先伸出手了

中市非自然死亡事件社群熱議,議員強調市府不能再以被動宣導為主,必須主動出擊並建立分齡支持機制(圖/柳榮俊攝2025.5.7)
[NOWnews今日新聞] 台中市非自然死亡事件社群熱議,議員張玉嬿、謝志忠、王立任、黃守達議員今(7)日質詢指出,背後反映市民對城市安全與心理防線的深層焦慮,心理健康制度存在破口,需要加強對應資源,議員強調市府不能再以被動宣導為主,必須主動出擊並建立分齡支持機制,讓每一個有需要的人都能被接住。
張玉嬿指出,「浮屍之都」、「台版米花市」等社群戲謔語不斷,113年台中市自殺死亡人數中,首次通報即死亡者有235人,占比超過六成,代表多數個案無法及時獲得協助。此外,市府提供的心理諮詢服務也存在結構性問題,有57.97%的個案僅接受一至兩次諮詢就中斷。她提出市府應主動建立心理支持不中斷制度,針對中斷諮詢者進行回訪,建立穩定支持與追蹤機制。
她表示,目前市府雖設有「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與「長者心理諮詢服務計畫」,但面對心理困擾的青少年族群,卻尚未有專屬對應策略。她強調,心理問題會隨年齡結構變化而不同,不能同一套方案套用所有年齡層,應根據風險與原因調整資源配置。
許多身心症患者之所以未就醫,是因為缺乏「病識感」,張玉嬿進一步建議,市府的宣導不能只依靠傳統講座或常見的FB、IG等平台,而要深入各年齡層的生活圈,包含社群threads、Dcard、plurk、X或是校園與職場,並強化跨局處整合,主動出擊建立高風險預警名單。
議員要求,市府應盤點現行心理健康服務在觸及高風險族群不足的缺漏,並強化「分齡宣導、制度追蹤、主動介入」三大面向,讓心理防線不再只靠個人求救,而是由市府先伸出援手,不再被動等待,同時將人力、制度與資源的破洞全面補齊,真正接住每一個正在下墜的人。
相關新聞
首批澳洲進口豬肉驗出萊克多巴胺 中市全面應對
霧峰林家參觀人數遠遜板橋 觀旅局長:蘋果與芭樂難相比
中捷「科工軸線」 議員要求先進行可行性評估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
女師扯謊被撞!控「心靈受創」吃上誣告罪
(7 小時前) -
當中國年輕人步入太空站 臺灣青年還在對抗罷免?
(7 小時前) -
35員工疏散.無傷亡!台南柳營工廠氣爆意外
(8 小時前) -
十分之一新生早產 彰基為早到的生命愛守護
(8 小時前) -
高市府重申高爾夫球場土地已返還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