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0° / 28° )
氣象
2025-07-01 | 今日新聞

科博館立體劇場轉型必可飛劇場首播蠟筆小新

科博館立體劇場轉型必可飛劇場首播蠟筆小新
科博館立體劇場轉型必可飛劇場,首播《蠟筆小新:來自外太空的訪客》片長25分鐘,是小朋友暑假最好休閒選項。(圖/科博館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立體劇場,陪伴觀眾逾30年,正式轉型為必可飛劇場(Miracle Soar Theater)」,原本播放3D立體電影的形式走入歷史。「必可飛劇場」今日舉行揭幕儀式,首部上映日本人氣動畫《蠟筆小新:來自外太空的訪客》,全臺獨家放映,邀請觀眾跟著臘筆小新,踏上充滿奇幻異想與知識的冒險旅程。

科博館館長黃文山表示,立體劇場自1990年代啟用以來,曾是許多觀眾來到科博館的「指定行程」,戴上立體眼鏡、進入震撼視覺世界的記憶,成為一代人共同的科學啟蒙。

隨著數位趨勢快速演進,XR、VR等科技展演形式興起,綜合原有空間動線不良、影片來源受限等因素,館方在維持場地設備與票價不變的前提下,重新定位劇場功能與角色,以「必可飛劇場」為新起點,邁向結合創新與永續的新里程。


科博館立體劇場轉型必可飛劇場首播蠟筆小新
「必可飛劇場」今日舉行揭幕儀式,首部上映日本人氣動畫《蠟筆小新:來自外太空的訪客》(圖/科博館提供)

科博館展示組主任黃旭說明,劇場轉型後命名為「必可飛劇場」,名稱取自英文諧音 “Pig fly”,源於一段多年前的建館故事。當時英國設計師葛登納在生命科學廳完工後,贈與科博館創館館長漢寶德一件「插上鳥類翅膀的小豬標本」作為禮物。英文諺語中“When pigs fly”意味著「不可能的事」,當時便是藉由這隻超脫想像的生物,紀念雙方一起完成建館這件不容易的任務。

「必可飛」便是取自這個物件的意義,意味著「夢想雖然遙遠,努力去做,不可能的事情也會變成可能」。這件標本目前還保存在館內,是科博館重要歷史物件,如今它也成為劇場的嶄新形象代表,持續帶領觀眾展開橫跨科學與幻想的飛行之旅。

必可飛劇場重新調整了空間設計,除保留館外主要入口,特別增設可從館內展場直接通往劇場的全新動線,觀眾可依指引標示從展覽空間直接進入劇場,節省繞行時間,減少在風雨中移動的不便。新的設計也打造了更具識別度的大廳及門面意象,內部大門入口上方,坐了一個插上翅膀、往下觀望的小豬模型,彷彿在招呼路過的觀眾入場。


科博館立體劇場轉型必可飛劇場首播蠟筆小新
「必可飛」劇場名稱取自一件「插上鳥類翅膀的小豬標本」,意味著「夢想雖然遙遠,努力去做,不可能也會變成可能」。(圖/科博館提供) (972.06 kb)

轉型後的「必可飛劇場」首波推出深受許多觀眾喜愛的「蠟筆小新」劇場版,獨家放映日本動畫《蠟筆小新:來自外太空的訪客》,片長25分鐘,融合幽默與知識,由大眾熟悉的春日部防衛隊帶領觀眾從地球出發,陪伴遇到麻煩的外星人探索宇宙的適居帶、八大行星與天文新知。未來科博館也將持續與國際知名IP合作,引進貼近觀眾生活的主題,打造寓教於樂的觀影體驗。

必可飛劇場放映場次表請上官網查詢:https://www.nmns.edu.tw/ch/exhibitions/theaters/time/



相關新聞


隈研吾打造台中新地標 第一大天地「月亮灣」空橋亮相


拚暑假商機 麗寶樂園全新打造精靈降臨、粉色系沙灘登場


全國郵展暨中泰聯合郵展登場 休閒活動郵票同步發行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