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6處棲地傳來龜喜訊有助族群數量提升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調查顯示,墾丁、小琉球、蘭嶼、東沙、望安到南沙太平島等6處海龜棲地,產卵母龜數量創下近年新高。(圖/海洋保育署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調查顯示,墾丁、小琉球、蘭嶼、東沙、望安到南沙太平島等6處海龜棲地,產卵母龜數量創下近年新高。

海洋保育署署長陸曉筠表示,隨著夏天進入尾聲,我國的海龜產卵季也即將畫下句點,經調查顯示,自今(114)年4月起,墾丁、小琉球、蘭嶼、東沙、望安到南沙太平島,都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每處海龜棲地產卵母龜數量創下近年新高,堪稱「龜」影重重的一年。
陸曉筠說,今年我國主要海龜產卵棲地的母龜數量,普遍高於往年,澎湖望安有3隻母龜回來築巢,其中1隻前年從望安到東沙覓食,今年又回來產卵;蘭嶼新增椰油沙灘這處新產卵地;小琉球則追蹤到母龜長途洄游至東沙海草床補充能量。這些紀錄顯示,東沙海域豐富的海草資源,讓母龜能縮短繁殖周期,更快回到我國產卵,有助於族群數量的提升。

陸曉筠並說,南沙太平島的成果也相當亮眼,今年2月到7月已記錄逾70隻母龜上岸,累積破百窩卵窩,透過標記與監測,能更完整掌握族群數量變化,此外,墾丁今年也迎來母龜造訪,白砂、大灣等沙灘陸續出現稚龜爬回大海的可愛身影,其中一窩的孵化成功率更高達九成,為保育工作添上一筆亮麗成果。
陸曉筠指出,海洋保育署於今年將持續在小琉球推動「海龜街頭開講」及「預約式講座」,以向民眾與遊客傳遞海龜知識與保育觀念,期盼讓大家更加瞭解海龜面臨的威脅與保護的重要性,並建立「與海龜共存」的友善行動意識。
陸曉筠並指出,雖然母龜上岸產卵的季節已接近尾聲,但卵窩孵化的高峰才剛要開始,今年颱風帶來豐沛雨量雖能降溫,卻也可能因豪雨與大浪影響孵化,因此更需要減少人為干擾,讓小海龜順利回到大海,海保署期待今年各棲地都能傳來高孵化率的好消息,讓更多小海龜安全啟航,為我國的海洋生態注入源源不絕的生命力。
陸曉筠呼籲,民眾若在沙灘或海上活動時遇見海龜,請保持距離、不打擾,也不要踩踏有標示的卵窩位置,夜間活動應減少光源,並減少塑膠製品使用,避免廢棄物留在沙灘,若發現海龜受困或稚龜迷路,可撥打「1999」或「118」專線通報。
相關新聞
充實防災整備物資!高雄市政府海洋局將高雄海味送進原鄉部落
有效遏止毒品危害!海巡偵防分署澎湖查緝隊查獲毒品大麻474公斤
啟動海洋教學新動能!海洋委員會舉辦海洋素養種子教師培訓活動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
警銀聯手阻詐騙 女子險陷「假交友」匯款陷阱
(10 分鐘前) -
「祖孫樂淘桃」祖父母節慶祝活動 祖孫同樂促進代間情感
(2 小時前) -
南市府率全國之先 展開店家生財器具災損援助方案
(2 小時前) -
金門國家公園3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圓滿落幕 內政部肯定中央與地方攜手守護島嶼永續願景
(2 小時前) -
南台南家扶發放730萬助學金 惠及730位學子完成學業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