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結紮非「去勢」 醫:雄風還在

醫師指出,結紮阻斷精蟲排出,睪丸仍正常運作並製造男性荷爾蒙,完全不影響性能力(圖/醫院提供2025.11.26)
[NOWnews今日新聞] 37歲「阿雄」婚後育有兩名愛女,考量經濟與生活品質,夫妻倆日前商討結紮事宜。不料消息意外傳到長輩耳裡,觀念保守的婆婆誤以為結紮等同「去勢」,擔心兒子「雄風不再」,因而與媳婦產生心結。所幸在陪同家屬就醫時,透過亞大醫院泌尿科醫師專業解說,長輩終於放下成見。阿雄隨即接受「微創結紮手術」,讓夫妻倆不再擔心意外「鬧出人命」。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泌尿科主任級醫師蕭子玄指出,這對夫妻早有結紮打算,近期因太太月經延遲,兩人一度驚嚇以為要當「三寶爸媽」。雖然最後證實是虛驚一場,但這也讓兩人更堅定避孕決心。然而,疼惜兒子的婆婆得知後大為反彈,甚至怪罪媳婦觀念太新潮,竟「逼兒子去結紮」,家庭氣氛一度緊張。
轉機出現在日前公公因攝護腺肥大就醫時,陪同的婆婆忍不住向醫師抱怨兒媳做法。蕭子玄聽聞後藉機衛教,向長輩解釋,「男性結紮只是將輸精管截斷,阻斷精蟲排出,睪丸仍正常運作並製造男性荷爾蒙,完全不影響性能力與特徵。」他也提醒,現代育兒經濟負擔重,若因錯誤認知導致意外懷孕,恐對家庭生活品質造成長期影響。
獲得醫師「背書」後,婆婆終於釋懷並尊重子女決定。阿雄在少了家庭阻力後,立即安排手術。蕭子玄說,目前採用「微創結紮手術」,利用特殊器械在陰囊表皮製造微小開口,將輸精管拉出結紮。此法傷口小、感染與血腫機率低,且只需局部麻醉,全程約30分鐘即可完成。
蕭子玄特別強調,結紮並非「術後立刻避孕」,因輸精管後端仍可能殘留精蟲。患者需在術後三個月回診進行精液檢查,確認為無活動精蟲的「空包彈」狀態,才算大功告成;在此之前,仍須採取其他避孕措施。
針對術後照護,醫師建議術後幾天應避免劇烈運動與提重物,減少傷口腫脹或拉扯風險。若有輕微悶痛,透過冰敷與適度休息多能緩解;但若疼痛持續或有感染跡象,則應立即回診。蕭子玄呼籲,男性結紮是體貼伴侶的表現,也是安全有效的避孕選擇,民眾應破除傳統迷思,尋求專業醫療評估。
相關新聞
AIT谷立言訪台中 賴順仁關切美方互動
連盧秀燕也遭冒名 議員:促組「3+N」戰隊反制
5千噸毒飛灰無處去 議員爆清水掩埋場悄動工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
-
大貓熊「圓圓」年度健康檢查 園方啟動高齡照護模式守護舒適老年
(1 小時前) -
航太應用交流會 台德無人機產業鏈齊聚嘉義
(1 小時前) -
促進多元共融平權就業 表揚績優身障者就服團隊
(1 小時前) -
幸福巴士讓部落更便利 盧秀燕宣布和平區自達路線啟航!
(1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