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桐女路」培訓導覽員有成 既增加中高齡就業也看見女性堅毅身影
1121109
【新北市訊】「二二嫁入夫家門,幸福三年三月春;炭坑失事尪無命,可憐母子無倚偎…」這首描述平溪菁桐煤礦興衰的台語詩,係由菁桐女路導覽員楊桂馨所創作,搭配由在地素人表演的劇場,辛酸的真實劇情,在成果發表會中感動現場一票人。
礦工女兒楊桂馨對「黑金」愛恨情仇
今年71歲的楊桂馨,既是礦工的女兒,也是礦工的老婆,看著平溪煤礦帶來菁桐的繁華,卻也是血淚交織的現實生活,因此對煤礦有著愛恨情仇。她年輕時跟著一群洗煤村婦,扛著扁擔、斗簍、篩子往河裡衝,不顧浸濕的身體和冬天寒氣,只為了多撿一些煤渣換取家用。每當礦坑發生崩塌事件,村里人奔相走告,哭聲衝天,幾家劫後餘生、幾家愁辦後事的記憶,令她終生難忘。
楊桂馨參加菁桐女路導覽員的培訓,為外來遊客解說菁桐的風華與哀愁,
其實她本身的故事就說不完。當地流傳一句諺語,所謂「水流東吃未空,水流東某飼尪」,她解釋因為基隆河源於平溪分水崙,往東北流經瑞芳,進入暖暖後再轉彎西流,村民遂以此譬喻,既讚嘆「黑金」帶來繁榮,卻也害怕礦災奪去家庭幸福,因此礦工「入坑拜土地、入門拜公媽」,希望能夠平安無事。
程惠燕為遊客敘說「礦男煤女」真實故事
另位程惠燕58歲開始參加菁桐女路導覽員培訓,她說一開始向外人介紹菁桐,大概只能說幾句,但現在能侃侃而談。從創建於日本昭和12年的石底大斜坑(礦坑),到洗煤場、台陽煤礦專屬運煤鐵道、台車、卸煤櫃,以及俗稱上座、下座的檢身房、辦公所、領薪處、員工福利社等,讓遊客了解當年礦男採礦、煤女洗煤、運煤的路徑。
程惠燕說,婆婆已經91歲了,有時年老體衰,沒什麼精神,但只要一聊到煤礦,就異常興奮,整個人宛如活了起來,在她的記憶深層,洗煤、選煤、運煤活動已經成為生命的主體了。
新北巿社會局副局長吳淑芳表示,市府從109年與當地文史協會、婦女團體、社區發展協會等合作開發菁桐女路,培力中高齡婦女擔任導覽員,自己的故事自己來說,已有初步的成果,吸引外地遊客預約,不僅增加就業機會,促進當地的觀光旅遊效益,也能讓民眾深入了解這群時代女性的堅毅身影。
資料詳洽:社區發展與婦女福利科長蘇惠君 29603456分機3625
聯絡人:蔡依芬29603456分機3632
新聞連絡:徐綺櫻 29603456轉3715 陳清貴29603456轉3601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
-
2023青山王祭 暗訪夜巡護艋舺-艋舺大拜拜
(1 小時前) -
第57期海洋高雄電子期刊發刊 多元海洋議題素材邀民眾共享
(3 小時前) -
溫馨感謝學校教育合夥人 苗縣府頒發感謝狀給家長會長
(8 小時前) -
基隆終身學習博覽會展現豐碩成果 營造多元有愛學習型城市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