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市邀市民一起清環境 防登革熱與傳染病

【創新聞記者 陳惲朋 /嘉義報導】嘉義市政府衛生局對丹娜絲颱風及楊柳颱風接連襲臺,造成雨後可能形成戶外容器積水,導致感染登革熱、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及腸道傳染病等風險。呼籲民眾一起掌握大雨過後黃金期,整理環境,落實「巡、倒、清、刷」,動手清除家戶內外積水容器,消除登革熱病媒蚊。
衛生局表示,風災後環境中容易出現積水容器,成為病媒蚊孳生的溫床。請民眾落實「巡、倒、清、刷」,仔細巡視戶內外的水桶、花盆、帆布、落葉、天溝、屋後溝等處,將積水傾倒、刷洗,清除蚊卵。如發現大型廢棄容器,可聯絡清潔隊協助清運,避免病媒蚊在社區大量繁殖,降低登革熱傳播風險。若出現發燒、頭痛、肌肉關節痛、出疹、噁心嘔吐等疑似登革熱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活動史,以利醫療院所即時診治及通報並採取防治措施,避免疫情擴大。嘉義市共37間NS1快篩合約院所,包含5家醫院、30間診所及東、西區衛生所。
衛生局廖育瑋局長提醒,颱風過後清理環境時務必穿戴完整防護,包括雨鞋、防水手套並配戴口罩,以降低感染與外傷風險,尤其積水、污泥等可能造成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等病菌感染,避免赤手或赤腳接觸積水、污泥。此外,應特別留意生鏽鐵釘、鐵片等潛在危險物品,避免刺傷造成破傷風感染。
衛生局指出,「巡、倒、清、刷」四個原則,「巡」就是巡視周圍環境;「倒」就是倒掉積水容器;「清」就是清除廢棄容器;「刷」就是刷洗容器內壁清除蟲卵,只要大家做好孳生源清除,就可以阻斷登革熱病毒的傳播。屈公病與登革熱皆由白線斑蚊或埃及斑蚊傳播,近期中國廣東省的屈公病疫情嚴峻,民眾如需前往,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使用經政府核可的防蚊液,做好個人防護。
「沒有孳生源,就沒有病媒蚊;沒有病媒蚊,就沒有登革熱」,衛生局強調,為更有效嚇阻病媒蚊孳生源,嘉義市已公告「預防登革熱、屈公病及茲卡病毒感染症之孳生源清除防疫措施」,若經查獲有積水容器孳生病媒蚊幼蟲(孑孓),將處以新臺幣3,000元以上15,000元以下罰鍰,請市民務必配合,共同維護居家及社區環境清潔。有關登革熱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查閱,或撥打衛生局05-2338066轉疾管科洽詢。

嘉義市衛生局邀市民一起掌握在後黃金期,清理家園避免傳染病。(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
【台日友好新篇章】 沖繩男孩留學台灣返鄉,當中文導遊:用服務回報台灣的溫暖
(6 小時前) -
轉大人 華山和美天使站成年禮 長輩孩童同樂
(7 小時前) -
「2025第十六屆新夏泰客」life show 生活即藝術編織融合 無極限的南庄印記
(7 小時前) -
林智鴻促修法將鳳山納入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
(7 小時前) -
蔣萬安證實輝達海外總部進駐北士科 市府啟動都更 明年中完成簽約
(8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