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光中品嚐土地的味道:方蒔雙獎奪冠,北台四星命中

【創新聞記者陳光蘊 / 採訪報導】《在星光閃耀的夜裡,我們與風味相遇》:見證2025臺灣米其林的榮耀時刻! 在這個被星光與香氣擁抱的夜晚,筆者有幸親臨2025《臺灣米其林指南》頒獎盛典,見證那一道道用心雕琢的風味,如何跨越技藝與文化的疆界,摘下閃耀的星星。但今夜,最動人的畫面,莫過於來自南方的溫柔力量——高雄「方蒔」the FRONT HOUSE的崛起。

▲《在星光閃耀的夜裡,我們與風味相遇》:見證2025臺灣米其林的榮耀時刻 ! (圖/創新聞記者陳光蘊攝2025.08.19)
方蒔 the FRONT HOUSE:一星加冕,更奪服務大獎,溫柔細膩征服全場。高雄這座熱情洋溢的城市,今夜因「方蒔」再次被世界看見。
由主廚蔡中和與餐廳經理兼侍酒師陳玉錡(Kiky)夫妻聯手打造的「方蒔」,以深厚法式料理功力,融合台灣風土記憶,在開業短短兩年後,便獲得米其林一星榮耀——這已屬非凡,但更令人動容的,是陳玉錡同時榮獲2025米其林服務大獎,成為當晚唯一「雙冠」得主。
正如米其林指南所言:「她領軍的團隊展現出高雄的熱情與優雅,將Fine Dining轉化為一次溫柔而親密的對話。」

▲(圖/創新聞記者陳光蘊攝2025.08.19)
「方蒔」的魅力:
- 預約制無菜單法式料理,融合歐亞烹調技法與台灣在地食材。
- 空間溫潤柔和,以杏木與弧形設計打造出舒適、輕盈的氛圍。
- 菜式細膩獨特:使用如黑蒜、檳榔葉、酸白菜等在地食材,創造記憶與風味的交會點。
- 服務如影隨形:細節見真章——從掉落的餐巾立即更換,到每一道說菜都能娓娓道來背後文化,無不令人感動。

▲筆者在現場目睹陳玉錡上台領獎時,台下許多餐飲人紅了眼眶。她不只是一位侍酒師,更是Fine Dining靈魂的傳遞者。(圖/創新聞記者陳光蘊攝2025.08.19)
️ 台北四家預測命中!小編神準眼光再現米其林舞台
除了「方蒔」的雙料榮耀,今年米其林指南也驗證了台北美食界持續高升的實力——小編預測的四家新星餐廳,悉數中選米其林一星,再度證明專業眼光與市場脈動同步。
【元一|天婦羅】
- 特色:以細膩炸功為本,搭配極致食材,創造酥脆與潤口的絕妙平衡。
- 亮點:僅16席的職人吧台,讓用餐成為觀賞一場藝術表演。
【aMaze 心宴|當代中菜】
- 特色:由老牌名廚楊光宗領軍,融合江浙老菜與西式技巧。
- 亮點:菜色搭配手工茶飲,將老派經典以現代手法重塑,獲頒米其林開業大獎。
️【川雅|Fine Dining川菜】
- 特色:以台北101為背景,重現宮廷與民間風味的川味饗宴。
- 亮點:從開水白菜到創意龍蝦料理,展現「辣而不燥、麻而不苦」的精妙平衡。
【鮨嘉仁|江戶前壽司】
- 特色:主廚擁近30年職人經歷,嚴選東京直送魚料,重視熟成與刀工。
- 亮點:從漆器到木檯的講究,體現壽司文化的極致工藝。
這四家餐廳之所以能躍上星級舞台,不僅因其料理與技法的高水準,更在於它們對於「體驗感」的重視:從環境、服務到酒水搭配,每一細節都精雕細琢,才讓星光真正落地生根。

▲所以摘星大合影。 (圖/創新聞記者陳光蘊攝2025.08.19)
️ 大勢觀察:米其林,正轉向台灣「在地魂 + 國際型格」
從本屆榜單可見,米其林在台灣的評選邏輯愈加清晰:
無論是以客家文化為底的「好嶼」、還是翻轉家常滋味的「永筵小館」,都證明:只要有熱情、有技術,無論來自何地,皆有機會登上世界舞台。
這些星星,不只是榮耀,而是一種信仰
2025年的米其林不僅是一場評比,更是一場關於**「味覺、記憶與文化的對話」**。它獎勵的不只是技術,還有願意傾聽土地、尊重食材、珍惜顧客每一次用餐體驗的料理人。
今夜的高雄「方蒔」,與台北的四家新星,正是這段故事最動人的段落。
我們為他們鼓掌,更為台灣餐飲不斷進化的力量喝采。
這些星星,是廚房裡燃燒的信念,是在地風土的滋味,是服務背後一雙雙溫柔而堅定的手。
文字記錄風味,星光指引未來。
敬這些為我們創造美好滋味的每一位餐飲人。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
-
從ICU白衣天使到甜點工作室 高雄鳳山張瑞芬用草莓泡芙烘焙幸福人生
(1 小時前) -
金融知識暨性別暴力宣導講座 新竹郵局攜手新豐進香團辦理
(2 小時前) -
退輔會辦理中元節中部祭悼典禮 感念亡故榮民犧牲奉獻精神
(2 小時前) -
華山北斗愛心天使站16歲 紅磚市場生日派
(2 小時前)